“过午不食”的养生说法靠谱嘛?“过午不食”的养生说法靠谱嘛?
“过午不食”的说法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很多人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减肥、养生。但是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29岁的小伙子5年过午不食,结果胃黏膜广泛充血糜烂,长了两个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还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那么,过午不食究竟是养生妙法,还是毁身“利器”?它是否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规律呢?>
不是养生是“修行”
过午不食从字面理解就是过了正午(中午11点到下午1点)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进食了。它最早来源于佛教。“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非时不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吴义春博士说,佛陀规定过午不食有完整的理论训练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修行、清欲、养生等。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的《佛教常识答问》中也解释了僧人过午不食的原因:一是为了不增加供养者的负担,二是有利于僧人修行。
后来,过午不食曾被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提及,特指血证兼痰证饮食最需要注意饮食禁忌的道理,过午不食更应该理解为“非时不食”,即按时进食,也就是说在该吃的时候吃,不该吃的时候不要吃。
“不适合现代人生活”
“过午不食并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认为,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远比古时的僧侣多,因此必须保证每天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能量。而且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本身就存在客观的个体差异,经常坐办公室的跟经常做体力劳动的人需要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过午不食更多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作为养生方式应该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照搬。吴义春表示,人体内具有生物钟,到了吃饭的固定时间,胃就会开始加速蠕动,同时胆汁分泌旺盛。午餐后不再进食,让身体长期处于空腹状态,没有食物可消化,胆汁、胃酸就会出现空运转。空运转的时间一长,胆汁、胃酸就会出现逆流,腐蚀胃黏膜,形成消化性溃疡及胆汁反流等。而且,身体内部有着自己的调控识别,长时间挨饿,会让身体对这种行为作出调控反应,加强胃肠对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础代谢率,使更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养生必须饮食有节
“不进食和少进食是两个概念,大家千万别混为一谈。尤其是不吃晚餐存在一定的危害。”吴义春说,不吃晚饭容易诱发低血糖,尤其对糖尿病患者,会导致器官营养供给不够,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但晚餐吃太多对身体也极为不利。因为晚上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加之运动量减少,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形成肥胖,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等。
“每天的17时—19时是最佳的晚餐进食时间。”吴义春说,吃得太早,睡前容易饿,不仅影响睡眠,也会影响胃部健康。但也不能吃得太晚,最迟也要与睡觉相隔4个小时。这样不仅可以给肠胃消化吸收营养留有充足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让摄入的热量可以进行代谢。
吴义春说,正常的养生之道应该是“饮食有节”,一方面饮食要有分量节制,即“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太过”;另一方面饮食要有时间观念,“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既不能“过午不食”,也不能“时时都食”,“食少节身方为根本。”
除了“过午不食”之外,如今各种各样的“养生秘笈”充斥着微信朋友圈——“每天坚持做这个动作,一年不感冒”“少吃甜食,不得糖尿病”“一家人得了癌症,竟然是因为这个生活习惯”“天天喝柠檬水能防癌”……每条看起来似乎都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有的甚至义正言辞,仿佛不立即照办就健康不保,但事实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谣言,很多养生方法连医生都没听说过。
3个“凡是”识别养生知识
凡是宣称某一样食物能“抗癌”的,基本上就不可信;凡是看到“一项研究在老鼠身上获得什么什么结果”这种文字就要长个心眼儿了,大量的“伪养生”帖喜欢拿动物实验来说事儿;凡是只说食物的好处,不说剂量、副作用和禁忌的,也没有任何意义。
- 上一篇 > : 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有补血作用?补血食物推荐
- 下一篇 > : 牛奶如何进行食疗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100053210.html[复制]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枸杞的最完美吃法你知道吗
据《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具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2021年01月28日 17:14
-
春天吃海鲜注意4个要点
海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每天吃一次海产品,远离过量肥肉带来的胆固醇,新鲜味道每一天。另外,海鲜中含有的多种元素能很好地帮助人们治疗各种小毛病,是延年益寿的好帮手。
2021年01月28日 17:12
-
睡前减肥5个要领 从此告别包子脸
牛奶当中含有色氨酸,能镇定大脑,诱发睡眠,酸奶则能综合安神和瘦身双重功效,如果在酸奶中拌入自己喜欢的水果,切成果粒状,无疑可以兼收享受美味和安眠双重效果。
2021年01月24日 17:07
-
情趣避孕套应该如何挑选
在性保健用品商店里,安全套的花纹和颜色种类日益丰富。这些小的改动对性生活有很大帮助。实际上,这些花纹的出现源自性生活中情趣的观念。
2021年01月24日 17:05
-
男性为何更爱细腰女
长期以来,窈窕纤腰是很多女性梦寐以求的理想身材,而最近,苏格兰科学家最新研究又发现,腰细的女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住男人目光,并且会对男人产生强烈的性吸引。
2021年01月24日 17:03
-
女人最想要什么样的完美性爱
我们学哲学、美学、计算机……学很多“可能”会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但很少有人学过下面讲述的“一定”会让你快乐的知识……你知道女人想要什么样的性爱吗?最得女性青睐的性爱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2021年01月24日 17:00
-
中药副作用小于西药 但不要盲目跟风喝中药
导语:据99中医新闻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中医的好处,有些人生病了更愿意吃中医治疗。中药汤剂熬制到一定程度,达到有效成分的浓度平衡。
2021年01月19日 17:25
-
营养学家推荐的超级食物
各种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各不相同。著名的美国营养专家StevenPratt博士等人对多项研究进行了综述,他发现有些食物可以减少我们的疾病,并出版了《超级食物》一书。
2021年01月11日 15:40
-
为何建议多吃葡萄干
葡萄干是极富营养的干果,可补铁,降胆固醇,促进直肠健康等。怀孕妇女食用葡萄干有益于身体健康,对胎儿有益.
2021年01月11日 15:36
-
谷雨养生喝什么茶比较好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效用;中医临床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2020年12月29日 15:23
-
儿童冬季饮食要注意什么
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孩子容易感冒生病。那么孩子在冬天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冬季保持宝宝健康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免疫力,所以要多注意饮食。以下是一系列小建议,妈妈们可以参考
2020年12月29日 15:19
-
冬天为什么脸发烫发红
医学界认为,冬季脸部红润发红的现象称为脸部潮红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特别是干燥多风的低温天气,室内外温差会较大,所以骤变的温度会导致脸部微血管收缩力减弱或爆裂,从而使脸蛋泛红。
2020年12月28日 14:54
-
春季宝宝皮肤护理推荐
尽管春天经常下雨,但到处都湿。但人体皮肤还是很容易干痒,尤其是宝宝容易起湿疹。春天该怎么给宝宝保养肌肤?笔者推荐几种预防春季皮肤病的小方法。烘干。
2020年12月28日 14:47
-
冬季头皮养护小技巧
冬天来临,日益干燥的环境和对紫外线的忽视不仅伤害皮肤,而且使头皮脆弱,导致头皮干燥,头皮屑增加,头痒,头发干燥等许多问题。想要自己的头皮健康,不妨来看看这几个头皮养护的小技巧。
2020年11月24日 13:51
-
最适合小雪节气后的养生方式
小雪节气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平时一定要做好养生工作,那么你知道小雪节气后应该怎么养生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11月23日 13:56
-
预防因昼夜温差大而感冒的方法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那么如何预防预防因昼夜温差大而感冒呢?
2020年10月13日 14:19
-
秋冬季节饮食防护注意
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就会让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季节性的疾病,要想不被疾病缠身,饮食防护方面就要注意。以下几点小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2020年10月13日 14:14
-
秋季养生这4点要注意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秋季也不例外。季节不同,养生的方法也就会变得不同,应该顺应季节进行养生。那么我们在秋季养生的时候,哪些方面应该重视呢?
2020年10月12日 14:02
-
这4种健康养生茶特别适合秋季喝
众所周知喝茶能够有益身心健康,那么你知道秋季适合喝哪些茶吗?
2020年10月12日 13:58
-
秋季这些预防疾病的小知识 你一定要知道
秋天常见的疾病很多,特别是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即使环境没有太大变化,身体也很难抵抗,其实这是抵抗力差的表现。那么有哪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呢?
2020年10月12日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