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免疫力好就不会生病?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我们总会听到身边人说啊孩子免疫力好就不会生病提高孩子免疫力啊要经常打免疫球蛋白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来辟辟谣。
辟谣一:免疫力强孩子就不生病,常生病就是免疫力差。
其实孩子的免疫能力是个逐渐发育的过程。6个月之后,孩子体内抗力水平最低,所以感冒发热、生些小病不足为奇。毕竟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是少数。如果生病频率高,可以去医院做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就可能跟护理有关系,尤其是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并不一定是免疫力低下。
谣言2: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好的免疫力是取得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并不是越高越好。免疫反应太强会造成自身组织破坏。当我们的身体有病变的时候,这时候免疫系统就有可能错把自己的组织或者细胞当做有害的微生物加以攻击,会造成一种叫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等。
谣言三:越注意卫生,孩子免疫力越强。
孩子太讲究干净,接触病菌机会就少,那么产生抗力就少,所以抵抗力反而会减弱。还有可能导致过敏或者自身免疫问题。所以啊,只要平时保持室内的空气流动、经常洗手即可。肥皂和清水就能够达到清洁的目的,并不是无菌环境。
-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详解
- 小孩早晨起床咳嗽几声,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家长需警惕!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1204.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孩子免疫力好就不会生病?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孩子免疫力强并不意味着不会生病,6个月后孩子体内抗力水平最低,感冒发热等小病不足为奇。免疫反应过强会破坏自身组织,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过于讲究卫生会减少接触病菌的机会,反而减弱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勤洗手即可,无需过度清洁。
2025-09-13 23:59:04
-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详解
小儿支气管炎是下呼吸道炎症,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干咳、喘息等,部分孩子有发热和消化系统症状。治疗包括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如使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或化痰止咳药。用药需遵医嘱。
2025-09-13 23:59:04
-
孩子过敏体质?记住这3点,改善过敏体质不难!
每逢秋意至,过敏便来袭。孩子打喷嚏、流鼻涕、揉眼睛,可能是过敏体质引起的。改善过敏体质,家长需注意:1. 确保孩子大便顺畅,少吃辛辣油腻,多吃蔬菜水果;2. 不让孩子吃太饱,适当户外运动增强体质;3. 保证睡眠质量,保持室内清洁减少过敏源积聚。
2025-09-13 23:00:01
-
儿童常见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等7种病症解析
流行性感冒通过飞沫传播,症状包括高热、乏力和头疼。麻疹极易在人群间传播,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症状有高热、咳嗽、麻疹粘膜斑和皮疹。风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症状为发热、皮疹及耳后淋巴结肿大。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
2025-09-13 23:00:01
-
儿童用药不仅用什么重要,怎么用也非常重要!
儿童用药不仅用什么重要,怎么用也非常重要。孟鲁司他颗粒不能用热水冲服,应直接服用或与果酱混合;CDD型滴剂是口服药物,不可滴鼻;液态贴剂建议用吸管喝;泡腾片需用水泡开后再服用。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2025-09-13 23:00:01
-
过度进食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家长要教会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宝宝能吃是福气,但过度进食对肠胃有害,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每天多吃会导致消化系统持续兴奋,长期如此,大脑的语言和记忆区域可能退化。因此,应教会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管不住孩子嘴的家长不是好家长。
2025-09-13 23:00:01
-
儿童出现这4种异常姿势,请立即就医!
儿童出现以下异常姿势需立即就医:颈部后仰可能提示脑膜炎或颈椎感染;三角架体位表明严重呼吸困难;病态跪坐可能因腹痛或心脏问题;突然瘫坐可能是急性积水或神经系统损伤。家长和医生应高度警惕这些体位变化,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2025-09-13 23:00:01
-
坚定相信未来:剥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
我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人们能剥开历史的风尘,看透岁月的篇章。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迷途、惆怅和失败,未来的人们一定会给予我们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让我们坚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2025-09-13 22:59:33
-
在家早教:四节免费课程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从早教中心常用的几节早教课,让你不花钱在家就能让孩子越玩越聪明。第一节课是玩水袋,让宝宝触摸拍打液体,增加触觉感知和好奇心;第二节课是撕包菜,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和专注力;第三节课是拔棉签,提升二指分发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第四节课是捏豆腐,增强触觉感知、手部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2025-09-13 22:59:33
-
青春期女儿必记安全法则:保护自我,远离危险
不要凭一时好感和直觉相信他人,尤其是陌生人。碰到比你强大的人求助要三思。永远把自我安全放在第一位。聚会时离开座位后不要再吃桌上的东西。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进入封闭空间。对过激行为的男性要及时抽身或求助。独自一人尽量不要夜晚出行。生命安全大于一切。
2025-09-13 22: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