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振英《中西医结合点之研究》
●“病证结合”只是中西医结合的初级阶段。中西医结合研究应当自觉地充分地运用现代医学,特别是病理生理学的原理及整体医学的思想,从理论上阐释“证”的本质,探究“病证结合”模式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出现的“病理过程”与“证”是同一病理生理学变化内外相关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
●在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病理过程”与“证”结合,将促使辨证论治自觉地趋向有序状态,实现“病证结合”、“病证同治”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2010年12月,李振英医师历27年之功完成的《中西医结合点之研究》一书已经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笔者作为本书的审订者,感到无比欣慰。
从病理生理学入手
将“病证结合”研究模式引向深入
回顾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历史,从晚清至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早期的“中西汇通”学派,尝试着沟通中西医学,是中西两个医学理论体系的整体碰撞,在中西医结合的初创阶段,起到了先导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启动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工程,虽曾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一大段时间内跌入低谷,但仍不失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伟大创举,其间,主要开展了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特别是在“证”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上取得了共识,从而探索了“证”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生化改变、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等特征。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形成了“病证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虽然已经深入到西医的“疾病”和中医的“证”这样两个基本概念和临床医学的认识单位,开创了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从不同层面与侧面破译中医理论的先河。但是,我感到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还没有从局部破译进入到整体结合的理论探讨阶段。正如我国著名中医病理学家、中西医结合专家匡调元教授早已指出的那样:“‘病证结合’只是中西医结合的初级阶段,要使之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就应强调患病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强调机能、结构、代谢的统一性。”笔者也认为,为了将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向高级阶段,应当自觉地充分地运用现代医学特别是病理生理学的原理及整体医学的思想,从理论上阐释“证”的本质,探究“病证结合”模式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中西两种医学在理论上的整体融合开拓新的思路与方法。
“病理过程”与“证”
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在该书中,作者认为中医有必要将西方医学分析还原论时代以至系统论时代的研究成果拿来为我所用。认为主要“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就是“病理过程”,“证”的本质就是“病理过程”所包括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病理过程”是患病机体在疾病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证”则是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表现的综合。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出现的“病理过程”与“证”是同一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内外相关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
“病理过程”与“证”结合假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病理过程”与“证”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一是都无特异性。“病理过程”与“证”本身无特异性,但却是构成特异性疾病的基本组成部分;同一个“证”与“病理过程”,可出现于不同的疾病之中,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又可出现不同的“证”与“病理过程”。二是均呈横向发展。“病理过程”与“证”横贯于数以万计的不同疾病之中,以其共同的、成套的规律性组合,反映着机体内在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症候群、综合征。三是同属治疗单位。“病理过程”是西医确定治疗原则的主要依据;“证”则是传统中医确定治疗原则的唯一依据。“病理过程”与“证”结合,为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科学有序性及个体化治疗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四是皆具层次性。“病理过程”具有整体的、系统的及细胞与分子的层次之分;“证”具有由表入里,由经络达脏腑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不同的临床思维层次。五是数量都有限。中医和西医临床面对的病种繁多、类型不一、病期各异,各有其特殊性,但所需处理的主要是一些数量有限的“病理过程”及与之相关的“证”。
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
建立一个新起点
笔者认为,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所建立的“病理过程”与“证”结合假说,为“病证结合”模式找到了“疾病”与“证”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病理过程”。该书作者认识到,中医在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则未能建立起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疾病”的概念,这一“历史空白”,使其缺失了“病原学”与“病理学”的支持,而“疾病”概念的形成则是作为主体医学的西医的主要标志。因此,在“病证结合”模式中,必须抛弃“以证为主、以证带病”的思路,而代之以“以病为主、以病带证”的思路。笔者要特别指出的是,李振英对《伤寒论》、《温病条辨》和《金匮要略》中主要病证的概括与现代分类,是前人所未曾做过的一件事,这种大胆的尝试是一个创举,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不仅为中医“证”的研究,也为“病证结合”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与条件。笔者也认同该书对假说的学术意义的如下表述。
一是有利于促进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规范化,为循证医学在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落脚创造条件。从理论上讲,有什么“证”,就会有什么“病理过程”;有多少“证”,就会有多少“病理过程”;没有无“证”的“病理过程”,也没有无“病理过程”的“证”。“证”的客观化、规范化,旨在追求“病理过程”与“证”结合的自觉性,“病理过程”与“证”结合,实质是“实验医学”与“经验医学”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也是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对中医“证”的诠释与提高。在“辨证论治”中,只要能够着眼于“证”所赖以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就可以克服自发自组织过程存在的无序状态所带来的“辨证论治”的随机性、随意性与主观臆测。
二是更有利于实施科学有序的“个体化”治疗原则。数量有限的“病理过程”与其相关的“证”,在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统治着万千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共同靶点,彰显着中医整体调节的卓约效能以及现代医学的最新理论与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病理过程”与“证”结合,将促使辨证论治自觉地趋向有序状态,实现“病证结合”、“病证同治”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总之,在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领域,该书称得起是一部思路新颖、见解独到的原创性论著。匡调元教授曾预言:“在‘病’与‘证’的交叉点上存在着一个大‘缺口’”,“如果能够设法把这个‘缺口’从理论认识上和物质基础上填补起来,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则将有可能把‘病’与‘证’完全地统一起来,或许还能找到一个新的规律。”对于这个预言,笔者看到在该书的上、中、下三篇中都给出了解答。笔者甚至认为,这项研究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现代医学的“病理过程”所包括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成为“病证结合”的理论基础,而这一研究将为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建立一个新起点。
- 冬季保健要特别关照这几部位
- 简单的芹菜炒花生米怎么做才好吃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105934.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洗脸正确步骤延缓肌肤衰老
洗脸的步骤要因洗面奶而手法略有不同。但基本没什么差别,主要是第一小步有差别。按照下图手法洗脸可以起到预防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洗脸正确步骤延缓肌肤衰老 洗脸的手法 1、(无泡沫的洗面奶):先把脸打
2025-04-29 15:30:02
-
男童脑内长虫只因爱做这事
最近出现了一件事情让人们对于寄生虫的关注又开始重视了起来,相信这则新闻有狠毒朋友都听说过,一男童因为身体抽搐不止,被老师送往医院诊治,在病情被控制后,男童回到家中竟然在一天内抽搐了20多次,这一下可急
2025-04-29 15:20:02
-
养生常识 防止脱发掉发的小妙招
掉头发人人都有,不过有的人掉得多,有的人掉得少。而有些人还会一片一片地掉,最后都掉成了秃子,一根头发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肯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会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冬季如何保护你美丽的秀发。
2025-04-29 15:10:01
-
月经走了3天又有血怎么回事
1、月经过后三天后又流血.是怎么回事? 考虑可能是功血,子宫肌瘤和排卵期出血,妇科炎症都可能的 .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
2025-04-29 15:00:02
-
来月经9天了怎么回事
1、大姨妈来9天了而且量很多怎么回事 你好,月经量过多的原因可能是:一、子宫内膜异位二、女性生殖器官并不是完全密闭的,它与外界之间半开放的通道使之有机会受到来自外界各种致病因素的侵扰。三、子宫功能
2025-04-29 14:50:02
-
必知的美白嫩肤的八个常识
众多美女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更加白皙美丽,更加能够让自己在渡假之时,拥有令众人羡慕的光滑、白皙、精致的美肤! 1、使用美白品需要配合其它护肤品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你选用了成套的美白护肤系
2025-04-29 14:40:02
-
生活保健 这些脚部症状暗示我们病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脚部变化看出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的变化。中医学认为,双脚是一个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部位。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反应区,因此脚能反映出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那么你知道
2025-04-29 14:30:01
-
月经来了十几天还不干净怎么办
1、月经来了十几天还没干净怎么办 你好!不知道你今年多大年龄了?月经持续不停止 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如激素水平异常 妇科生殖器问题 建议去去医院检查一下 以免持续出血 导致感染。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
2025-04-29 14:20:02
-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
文章目录一、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1.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2. 老人血压低的食疗食谱3. 老人血压低的中医偏方二、老人血压低怎么办三、血压低的危害有哪些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 1、老人血压低
2025-04-29 14:10:02
-
颈椎病诊断金口诀(一)
脊髓型 下肢先紧麻 走路如踩花 胸腹如束带 手麻握力差 反射均亢进 病理征有俩 神经根型 颈臂疼、睡不成咳嗽、喷嚏能加重颈手活动差 压头臂从要牵拉 麻木、感觉 反射要检查 椎动脉型 头痛、
2025-04-29 1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