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疝和疝气怎么区别
滑疝和疝气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机制与解剖结构差异。滑疝是腹内脏器连同腹膜壁层滑入疝囊的特殊类型,而疝气泛指腹内器官通过薄弱点突出体表的统称。两者可通过{发病部位}、{疝囊结构}、{症状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等维度区分。
1、发病部位
滑疝好发于食管裂孔、乙状结肠间隐窝等腹膜反折区域,因脏器滑动导致疝环扩大。疝气常见于腹股沟、脐部、切口等腹壁薄弱区,多因肌肉筋膜缺损形成。滑疝的解剖位置通常更深且固定,普通疝气突出体表更易触及包块。
2、疝囊结构
滑疝的疝囊由脱垂脏器的腹膜壁层直接构成,缺乏完整疝囊颈,术中可见肠管与疝囊壁紧密粘连。典型疝气具有完整腹膜形成的疝囊,囊颈明显且内容物可回纳,如腹股沟斜疝的疝囊与精索结构分界清晰。
3、症状特点
滑疝多表现为进食后胸骨后灼痛、反酸等消化道症状,易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疝气以局部包块突出为主,站立时明显而平卧消失,嵌顿时出现剧烈腹痛。滑疝因脏器固定较少发生嵌顿,但可能引发肠梗阻或缺血。
4、影像学表现
CT检查可清晰显示滑疝中脏器与疝囊壁的融合征象,如胃食管连接部滑入胸腔。普通疝气超声即可观察到疝内容物在疝环处的进出活动,钡餐造影有助于鉴别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与食管疾病。
5、治疗方式
滑疝需手术修复薄弱区域并固定滑脱脏器,常用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疝气根据类型选择开放修补或无张力疝修补术,如聚丙烯补片腹股沟疝修补术。滑疝术后复发率较高,需长期随访。
日常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提重物、剧烈咳嗽,肥胖者应控制体重。滑疝患者建议少食多餐、餐后保持直立位,疝气患者需观察包块变化,出现红肿热痛立即就医。两类疾病均需专科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手法复位。
- 小儿感染性发热应如何合理使用退热药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28262.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滑疝和疝气怎么区别
滑疝和疝气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机制与解剖结构差异。滑疝是腹内脏器连同腹膜壁层滑入疝囊的特殊类型,而疝气泛指腹内器官通过薄弱点突出体表的统称。两者可通过{发病部位}、{疝囊结构}、{症状特点}、{影像学表
2025-07-04 13:30:01
-
幽门螺杆菌看哪一项检查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检查确诊。临床常用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作为首选无创检测方法,胃镜检查则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
2025-07-04 13:30:01
-
咽喉癌异物感会移动吗
咽喉癌的异物感通常不会移动,多表现为固定位置的持续性不适。咽喉癌是发生在咽喉部的恶性肿瘤,早期可能仅有轻微异物感,随着肿瘤生长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咽喉癌引起的异物感多与肿瘤占位效应相
2025-07-04 13:20:03
-
百日咳病儿应如何护理
百日咳患儿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避免刺激性因素、保证营养摄入、密切观察症状、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百日咳通常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回声。1、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
2025-07-04 13:20:03
-
青少年熬夜脱发吃啥调理
青少年熬夜脱发可通过调整营养摄入进行调理,建议适量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铁、锌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菠菜、鸡蛋、三文鱼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养血生发胶囊、精乌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胱氨酸片、维
2025-07-04 13:20:02
-
感冒喉咙痛、有痰、流鼻涕怎么办
感冒喉咙痛、有痰、流鼻涕可通过多喝水、热敷鼻部、服用止咳化痰药物、使用鼻喷剂、充分休息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凉、过敏反应、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1、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
2025-07-04 13:20:02
-
子宫切除术多久能洗澡
子宫切除术后一般7-14天可以洗澡,具体时间需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手术方式及个人体质决定。 子宫切除术后的洗澡时间主要受手术创面恢复进度影响。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因切口较小且愈合较快,术后7天左
2025-07-04 13:20:02
-
导致中年男性阳痿的原因有哪些
中年男性阳痿可能由心理因素、血管性病变、神经损伤、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阳痿通常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射精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心理因素 长期焦虑、
2025-07-04 13:20:02
-
小儿感染性发热应如何合理使用退热药
小儿感染性发热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感染性发热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需结合病因治疗,退热药仅用于缓解症状。1.布洛芬混悬液 布洛芬混悬液
2025-07-04 13:20:01
-
小儿慢性腹泻的推拿治疗方法
小儿慢性腹泻可通过推拿天枢穴、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补脾经等方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通常由脾胃虚弱、饮食不当、感受外邪、先天不足、病后失调等原因引起。1、推拿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处,是治
2025-07-04 1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