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法运用要点及常见证治
通阳法是中医学颇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很多医者对其适应证认识不清,因而常常出现用之不当或被忽略的现象。笔者今就此作一浅析。
通阳法适应证及成因
通阳法的适应证为阳遏(即阳气阻遏)。笔者认为,阳气是机体的一种营养物质,呈现一种流动状态,弥漫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
它的运动能激发体内的气化过程,推动和调整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承担着源动力的角色。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当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阳气的运动状态即有可能被打破,表现为郁滞、阻遏,即阳气不通。
临证发现,造成阳遏的原因主要是一类属于阴的邪气,如寒、痰、饮、湿、水等,由于其具有凝结、黏滞、留踞的特点,因而易于阻碍阳气的流动,一如阴霾笼罩,阳光难以敷布、普洒。在患者则具体表现为寒凝遏阳、寒湿遏阳、痰浊遏阳、饮停遏阳、湿阻遏阳等。
阳遏的病变特点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阳气窒闭,浊阴凝痞。”丁甘仁也言:“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均指出了阳气阻遏的结果。其实,浊阴之于阳遏有着双重角色,即既是阳遏之果,也是阳遏之因。
阴盛则遏阳。一旦运行受碍,阳气即不能布散,其温煦、推动、气化作用难以正常发挥,进而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变化。
失于温煦的突出表现为怕冷。怕冷有恶寒、畏寒之分,一般认为,恶寒为表证之象,即所谓“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每因寒遏卫阳。畏寒为阳虚之征,常因阳热无力。
两者的鉴别要点是:冷在局部者多为阳遏,在全身者为多阳虚;冷在病时者多为阳遏,在平时者多为阳虚。
失于推动则表现为凝滞不通,气机不畅,可见痹、痞、满、痛等征象。如阳气痹阻于胸,则可见胸闷、胸痛;阳气痹阻脘腹,则可见纳化无力,脘腹胀满,午后尤甚等;阳气痹阻于头,则可见头目不清,眩晕昏蒙;阳气痹阻于四肢,则可见冷重、或冷痛。
失于气化则由于温化受碍,往往导致津液的生成、流动与水液的代谢异常,变生出湿、痰、饮、水等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又可进一步加重阳气的阻遏。
由上述可知,阳遏属一类实证,是“邪气盛”导致的结果。阳遏的病变特点主要表现为失煦之“冷”与失运之“滞”,临床尤其要把“冷”在局部与病时作为阳遏的辨证要点,并要注意患者常伴有湿、痰、饮、水等相关征象。
通阳法运用要点及常见证治
顾名思义,通阳即为通达阳气。叶天士指出:“欲去浊阴,急急通阳。”如何通阳?叶氏又言“通阳必用辛热”,即须在温阳基础上才能通阳。具体运用则应按治病求本之旨,弄清阳遏之因,通过散寒、祛痰、化饮、利水、化湿等,解除困遏则自可使阳气通达。
若阳遏因于寒凝,法当温散而通之,用药多择桂枝、薤白、细辛、白酒等。阳遏因于痰浊壅塞,法当化痰而通之,用药多择栝蒌、薤白、半夏、白豆蔻等。阳遏因于饮停,当温化而通之,用药多择茯苓、白术、桂枝、半夏等;当阳遏因于湿阻时,法当化利而通之,用药多择砂仁、白豆蔻、厚朴、草果、陈皮及茯苓、泽泻、薏仁、通草等。其常见证治如下:
胸痹
表体胸阳不足,阴寒易于乘袭,因寒凝气滞而痹阻胸阳。临证可见心痛如绞,痛彻肩背,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发病或加重,心悸,胸闷气短,甚则喘不能卧,伴形寒,甚则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舌苔白,脉沉细。
此正如《类证治裁》所言:“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成痹结也……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
治疗当辛温通阳,开痹散结。可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制附子、丹参、檀香等。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力;或过食肥甘,脾荷过重,运化不及,二者均可停湿聚痰。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亦可发为胸痹。临证可见胸闷重而痛微,痰多气短,遇阴雨天发作或加重,伴见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治当通阳泄浊,豁痰开结。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干姜、陈皮等。
水肿
久居湿地,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困遏脾阳,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发为水肿。
临证可见全身水肿,下肢或腹部较显,伴见头身困重,胸闷泛恶,口淡黏腻,脉沉缓。治当温化寒湿,通阳利水,可选用胃苓汤。
痰饮
过食生冷肥甘,或药过寒凉,或久病伤及中气,致使脾阳虚衰,运化无力,水停为饮。饮留胃肠者,名曰痰饮,临证可见胃脘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呕吐清水痰涎,或水入即吐,口渴而不欲饮,伴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大便或溏,畏寒肢冷,形体渐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当温中健脾,通阳化饮,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饮留胸肺者,名曰支饮,临证可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咯痰清稀色白,或“背寒冷如掌大”,或见头面四肢浮肿,治当温肺化饮,通阳降逆,可选用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
太阳病
太阳病每由外感风寒所致。感邪初期,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全身疼痛、脉浮紧等,此即经病中的太阳伤寒,由寒遏卫阳,正邪交争而致。治当辛温解表,方选麻黄汤。其中麻黄的辛温发汗即是温通阳气、开张腠理、驱邪外出的过程。
若太阳病表邪未解,可内传太阳之腑,阳气为寒所遏,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即发为《伤寒论》所言之太阳经腑同病的蓄水证。临证可见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苔白腻,脉浮。治当通阳解表,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其中桂枝既能外解太阳之表,又能内助膀胱通阳化气行水。
湿温病
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湿热并盛之时。临证初起恶寒少汗,身热不扬,脉缓,继则热势渐升,缠绵难解,伴脘痞、肢倦、呕恶等。由于湿遏热伏,阳气不通,故致“湿盛则阳微”。
对此,叶天士提出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疗思路,湿祛则热孤,其病自易除。
除此之外,阳遏的病变还存在于许多病证中,如中风偏瘫之肢冷肌萎,脱疽之趾指冷疼麻木,哮喘之胸中窒闷、遇寒即发,厥证之四肢逆冷等等,其实都是阳气不通的表现,治疗时均应考虑温中有通,畅达阳气。
- 山楂枸杞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脾胃虚寒不宜饮用
- 包皮痒有白色分泌物怎么办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52604.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洗脸正确步骤延缓肌肤衰老
洗脸的步骤要因洗面奶而手法略有不同。但基本没什么差别,主要是第一小步有差别。按照下图手法洗脸可以起到预防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洗脸正确步骤延缓肌肤衰老 洗脸的手法 1、(无泡沫的洗面奶):先把脸打
2025-04-29 15:30:02
-
男童脑内长虫只因爱做这事
最近出现了一件事情让人们对于寄生虫的关注又开始重视了起来,相信这则新闻有狠毒朋友都听说过,一男童因为身体抽搐不止,被老师送往医院诊治,在病情被控制后,男童回到家中竟然在一天内抽搐了20多次,这一下可急
2025-04-29 15:20:02
-
养生常识 防止脱发掉发的小妙招
掉头发人人都有,不过有的人掉得多,有的人掉得少。而有些人还会一片一片地掉,最后都掉成了秃子,一根头发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肯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会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冬季如何保护你美丽的秀发。
2025-04-29 15:10:01
-
月经走了3天又有血怎么回事
1、月经过后三天后又流血.是怎么回事? 考虑可能是功血,子宫肌瘤和排卵期出血,妇科炎症都可能的 .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
2025-04-29 15:00:02
-
来月经9天了怎么回事
1、大姨妈来9天了而且量很多怎么回事 你好,月经量过多的原因可能是:一、子宫内膜异位二、女性生殖器官并不是完全密闭的,它与外界之间半开放的通道使之有机会受到来自外界各种致病因素的侵扰。三、子宫功能
2025-04-29 14:50:02
-
必知的美白嫩肤的八个常识
众多美女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更加白皙美丽,更加能够让自己在渡假之时,拥有令众人羡慕的光滑、白皙、精致的美肤! 1、使用美白品需要配合其它护肤品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你选用了成套的美白护肤系
2025-04-29 14:40:02
-
生活保健 这些脚部症状暗示我们病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脚部变化看出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的变化。中医学认为,双脚是一个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部位。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反应区,因此脚能反映出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那么你知道
2025-04-29 14:30:01
-
月经来了十几天还不干净怎么办
1、月经来了十几天还没干净怎么办 你好!不知道你今年多大年龄了?月经持续不停止 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如激素水平异常 妇科生殖器问题 建议去去医院检查一下 以免持续出血 导致感染。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
2025-04-29 14:20:02
-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
文章目录一、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1.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2. 老人血压低的食疗食谱3. 老人血压低的中医偏方二、老人血压低怎么办三、血压低的危害有哪些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 1、老人血压低
2025-04-29 14:10:02
-
颈椎病诊断金口诀(一)
脊髓型 下肢先紧麻 走路如踩花 胸腹如束带 手麻握力差 反射均亢进 病理征有俩 神经根型 颈臂疼、睡不成咳嗽、喷嚏能加重颈手活动差 压头臂从要牵拉 麻木、感觉 反射要检查 椎动脉型 头痛、
2025-04-29 1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