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医体检的认识
伸出舌头,由中医四诊仪拍一张照片;挽起袖子,脉搏采集器记下脉象信息;手脚贴上电极板,设备就能实时扫描人体内各系统,预测潜在危险因素;填过几张问卷后医生便开始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经过几十道问题后,就完成了整个体检过程。中医师表示,健康评估报告出具后,会由资深专家进行详细解读。这是目前中医健康体检的常见流程,笔者目前也体验了一番。整个中医体检过程约半个小时,当整个流程结束后,笔者不免有些失望,这与笔者对于中医体检的认识并不相符。
笔者又随机走访了其他开设中医健康体检项目的中医院及健康体检中心,发现在项目内容以及流程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民营体检中心甚至没有专业中医医生,摆上几台中医类的设备就开始挂中医健康体检的招牌。体检中心在流程设定以及检前、检中、检后没有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对于用户、中医师都存在责任要求不明晰、流程混乱的情况。由于中医健康体检设备存在差异,导致在体检结果是否具有疾病前兆、体检数据是否准确等问题上,基本由各医院、体检中心自行判断,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这对于用户的体验、中医师的体检结论都会有影响,给体检者推荐的中医调理方案也可能出现偏差。
目前各地中医院、民营体检中心推出的体检项目五花八门。如某市中医医院同时采用三套国内体质测试仪器和一名中医师来做中医体检中的体质项目;又如某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推出的中医体检套餐,所有设备都是西医检测设备,近30项的体检项目中,只有一项中医体质辨识。笔者认为,目前全国中医体检市场没有真正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体现出来。同时,体检服务人员对中医健康体检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与了解,使健康信息得不到系统化评估,每家机构得出的报告常常不统一。这对于推行中医特色健康体检、中医健康管理等理念,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中医师资源。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国内中医健康体检行业没有一个行业通用、公认、科学的统一规范,导致中医健康体检市场乱象丛生,使中医健康体检的市场化进程变得缓慢。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中医门诊服务量占比由2008年的14.3%增加至2013年的15.4%,住院服务量占比由9.7%增至11.9%。中医医疗服务量无论是绝对值、增长速度,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这说明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
中医学是我国的原创医学,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健康体检是中医医疗服务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笔者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建立一套标准化中医健康体检技术规范,促进中医健康体检规范、有序进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作者单位系北京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
- 中医养生保健行业需要加强监管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226.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对于中医体检的认识
伸出舌头,由中医四诊仪拍一张照片;挽起袖子,脉搏采集器记下脉象信息;手脚贴上电极板,设备就能实时扫描人体内各系统,预测潜在危险因素;填过几张问卷后医生便开始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经过几十道问题后,就完成了
2025-05-07 12:50:02
-
粟粒性肺结核是一种什么病
粟粒性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结核病类型,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全肺弥漫性粟粒大小的病灶,需及时就医治疗。其主要原因包括免疫力低下、感染病原体以及未及时治疗原发性肺结核,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辅以支
2025-05-07 12:40:01
-
中医对体质划分《伤寒杂病论》三阴之人
中医对体质有很多种划分,其中《伤寒杂病论》对体质是按照三阴三阳分类的,其中三阴包括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厥阴之人。【太阴之人】太阴甲型就是太阴气虚之人,即通常说的脾气虚,这类人体质虚弱,体力不足,进食生
2025-05-07 12:40:01
-
患上近视算不算视力残疾呢
近视并不算视力残疾,属于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通过配镜、手术等方式可以矫正视力。视力残疾通常指双眼矫正视力低于0.3,或视野范围不足20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近视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重要
2025-05-07 12:30:02
-
中医养生保健行业需要加强监管
•中医药标准是体现中医药学术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在促进学术进步、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可以克服传统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确保患者安全,
2025-05-07 12:30:02
-
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表现
腰间盘突出早期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和活动受限,及时干预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防止恶化。 腰间盘突出是脊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一种表现,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和活动受限。这些症状的出现与间盘
2025-05-07 12:20:01
-
秋季谨防燥邪伤人
入秋后,天气日渐转凉,早晚温差大,由于天气变化、起居不慎前来医院肺病科门诊就诊的市民日益增多。这些患者常常表现为咳嗽、咽部干痒不适、喉部少量黏痰附着不易咯出,常在早晚温度较低时发作。中医专家提醒,这是
2025-05-07 12:20:01
-
轻松御寒 护好风池
想必大家多少都看过韩剧,韩剧里面,韩国女郎时尚靓丽,即便是冬季也只穿着短裙,戴着一个围脖。但是,她们当真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她们御寒的关键就在于——围脖。也
2025-05-07 12:10:01
-
“春捂秋冻”应适宜
“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保健谚语,但秋冻也要因人、因时制宜。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刚进入秋季不要马上增添衣服而穿得过厚,除早、晚气候稍凉时注意冷暖或增加衣服外,可适当冻一冻,或经常洗一
2025-05-07 12:00:02
-
“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
吴女士的孩子今年3岁多了,平时身体都还不错,可今年入夏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只要气温稍高就会发烧,体温多为37℃-38℃左右,发烧时精神、食欲尚可,时有干呕。吴女士曾带他到医院检查过多次,最近被
2025-05-07 1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