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俊 十二种外科外治疗法

2025-11-07 12:36:21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尚德俊 1932年生,1955年9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学专业,全国政协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1997年1月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2014年10月,被评为“国医大师”。

我们从现代外科的角度对外科外治疗法做一些总结,大致有十二种。

膏药疗法 膏药外贴应用甚为广泛:①急性炎症;②慢性劳损,腰腿痛;③关节扭伤、骨折等;④手术后肠粘连;⑤皮肤病。

围敷疗法 是指外敷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留头)四周的药物,是贴敷疮面以外的一切外敷疗法的总称。清代徐洄溪的《医学源流论》有“围药论”专论,指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重围药”。“留头”的作用:①束毒聚脓,控制炎症;②溃脓后,有利于排脓引流,束毒排脓;③有利于换药,观察疮口,消除感染,束毒消肿。

贴敷疗法 是应用糊膏、软膏等摊于敷料上,外贴患处的治疗方法。到了宋代,《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才有“贴熁药”的名称和专论。“贴熁药”主要用于:①急性感染,有疮头者,用温热药膏敷贴,促使消散溃脓;②疮头周围红肿处,用寒性药敷贴,促进炎症消散吸收;③敷贴急性感染周围,“须当中开孔”,有利于排脓,热毒外泄。

掺药疗法 是将药粉掺布于膏药上、油膏上外敷,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的一种方法,是重要的外科外治疗法。解毒消散法:急性炎症初期, 将解毒消散药(内消散等)掺布于膏药上贴敷,使炎症肿消毒散。提脓祛腐法:疮口有脓、坏死组织,将提脓祛腐药(九一丹、九黄丹等)蘸于油纱布条上,插入疮口内,盖大黄油纱布,以提脓祛腐。生肌收(敛)口法:疮口干净,或是慢性溃疡,将生肌收口药(生肌散等),掺布疮面,盖玉红膏纱布,促进疮面收口愈合。这是外科临床的独特治疗方法。

药捻疗法 疮口、窦道、脓液坏死组织不易排出者,用药捻(提脓祛腐药)插入疮口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药筒疗法 将竹筒用中药煮后,将其迅速扣在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应用空气负压吸引脓液的排脓方法。此法也可用于关节疼痛等。

熏洗疗法 是应用中药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熏蒸、淋洗、浸浴、坐浴的一种方法。外科急性炎症:应用解毒洗药、大黄溻汤等,使炎症内消。疮口有脓液:应用解毒洗药、猪蹄汤等,消毒杀菌,清洁疮口。疮口久不愈合者:应用溃疡洗药或是艾叶煎浓汤温洗。肛门疾病,痔瘘等:应用复方荆芥洗药、硝矾洗药等熏洗坐浴。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应用止痒洗药、燥湿洗药等。

热熨疗法 是将药物炒热或是蒸热,用布包好,或装入布袋内,放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如葱熨法:将鲜葱连根须,切细,用醋搅拌匀,炒热,用布包好,热熨患处。用于治疗早期外科炎症、急性乳腺炎、软组织扭伤等。此外,还有麸熨法、盐熨法等。目前,民间还有应用。

艾灸疗法 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隔蒜灸法:外科感染初期,可消散肿毒、促使内消;有疮头未溃时,可促使局限成脓,开结拔毒,促溃排脓。附子饼灸法:治疗慢性溃疡等。香附饼灸法:治疗结核性溃疡等。

火针烙法 是将针烧红,快速烙刺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火针主要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排脓引流,和治疗淋巴结核等,临床很少应用。

砭镰疗法(砭镰) 是一种近似现代的镰刀,用于砭刺切割。主要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切口排脓。自隋唐以后,由于火针烙法、竹筒排脓法等疗法的广泛应用,现很少以砭镰法切开排脓。

烟熏疗法 是用药物点燃后,利用烟熏患处治疗疾病的方法。将中药压为粗末,用绵纸卷药末,搓成药卷,点燃后,借助热力,烟熏患处或皮肤。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慢性皮肤病等。

大家都在看

降压药不会使血管变薄变脆

降压药不会使血管变薄变脆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沙坦类、普利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如扩张血管、减少阻力、减慢心率等,并不会导致血管变薄变脆或硬化。相反,它们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长期高血压才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原因,需规范用药控制血压。

2025-11-18 14:00:02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有何不同?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有何不同?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成分不同:滴丸含丹参素、三七总皂苷及冰片,片剂含丹参酮、三七粉及冰片。滴丸起效更快(3分钟融化、3-8分钟缓解心绞痛),且冰片用量少对胃肠道刺激小,更适合急性心脑血管症状患者舌下含服。

2025-11-18 14:00:02
动脉斑块不等于脑梗!四高控制是关键!

动脉斑块不等于脑梗!四高控制是关键!

动脉斑块分为低回声(不稳定)和强回声(稳定),狭窄<50%风险低,>50%需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并控制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遵医嘱定期复查可降低脑梗风险。

2025-11-18 14:00:02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能否同用?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能否同用?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不宜同时服用。硝酸甘油降压需谨慎;速效救心丸起效较慢;丹参滴丸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或含服无效应立即就医。

2025-11-18 14:00:02
颈动脉斑块:类型与治疗方法

颈动脉斑块:类型与治疗方法

颈动脉斑块是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病变,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引发。分为易损性(低回声)和非易损性(等/强回声)两种类型。症状多在血管狭窄闭塞或斑块破裂时出现,如头晕、肢体无力等。可通过颈部彩超、CTA或DSA检查诊断,并根据狭窄程度决定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2025-11-18 14:00:02
不吃他汀更伤肝?真相令人意外!

不吃他汀更伤肝?真相令人意外!

高血脂不治疗可能加重脂肪肝和肝损伤;他汀可降低肝癌风险33%并改善肝纤维化;需医生评估使用,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无转氨酶异常时无需保肝药。

2025-11-18 13:59:02
阿托伐他汀vs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与副作用对比

阿托伐他汀vs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与副作用对比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及作用时长相似。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肝脏代谢,对肝功能影响较大但停药可恢复;瑞舒伐他汀肌肉毒性风险更高。两者均需监测肌酸激酶及肝功能,阿托伐他汀对肾脏影响较小且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025-11-18 13:59:02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与维持时间对比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与维持时间对比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时间及维持:卡托普利15分钟起效,6-8小时作用;伊纳普利1小时起效,24小时有效;贝纳普利0.5-1小时起效,24小时平稳降压;培哚普利1小时起效,6小时达峰;福辛普利1小时起效,5-6小时作用最强。#降压药 #健康知识

2025-11-18 13:59:02
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手指操

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手指操

针对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推荐三个手指操:一枪打四鸟(双手交替各做50次),五指依次触碰大拇指(双手对齐),帮助提升专注力与记忆力。

2025-11-18 13:59:02
中药三煎法:药效翻倍!泡脚更有效!

中药三煎法:药效翻倍!泡脚更有效!

教你三招提升中药药效:1.冷水浸泡1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2.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20-30分钟,煎后挤压药渣回收药汁;3.剩余药渣加5倍水量第三次煎煮至40℃左右,祛湿方可泡脚,虚寒方热敷小腹,活血方熏洗疼痛处,实现药效最大化利用。

2025-11-18 1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