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季养生法
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杨雄的养生之道,实为修身养性之大论,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失,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明确讲了修身不是目的,只是为“立义”奋斗的必要基础,只有体魄康健,才能去谋图大业。但有了健康的身体,没有正确的思想,如同有弓无剑,亦不能射中目标。所以杨雄特别强调人品。“立义以为的”这句话道出了杨雄修身、矫思的真正目的。备修身之“弓”,典矫思之“失”,为的是射“立义”之“的”。
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日常保健,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很容易“上火”。那该怎样防“上火”呢?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坚持适当运动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能力。
做好自我保健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各种感染机会。
讲究膳食合理日常饮食宜清淡,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利于抗炎消暑;忌吃油炸、煎烤、辛辣食物,防止助长“内火”。有便秘者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经常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还要多喝水或清凉饮料,促使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以利清火降毒。
保持精神乐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素质,保持情绪开朗,遇事不急不躁,善于抑怒熄火,以达“心静自然凉”效果,也益于避免“内火”自生。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更夭。”张景岳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长寿与否,跟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有关。在后天调养的各个阶段中,他尤其注重中年时期。他说:“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可见,中年养生自古就被重视。
在张景岳看来,人的衰老是从中年开始的,虽然这时候还没有明确表现出来,但体内已经开始变化了。在这个身体由盛到衰,元气逐渐减弱的关键时期,人一方面要面临衰老,另一方面却可以利用这个时期,好好调养,对身体进行一番大的“修理”,便能“再振根基”。
不管早晨还是傍晚,我们在公园、广场里去看看,那些坚持锻炼身体的都是一些两鬓花白的退休老人。中年人去哪儿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为了跟客户、上下级、朋友圈搞好关系,他们活跃在大小餐馆,正举杯痛饮。从餐桌上下来,他们又奔赴麻将馆,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承受输赢大起大落的快感和痛苦,直到深夜12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自家床上。如此年复一年地围着杯子转,摸着麻将看,最后当他们拿到体检报告单,身体指标出现大量红灯,才追悔莫及。
养生最迟中年时,千万别等到退休才开始保养身体。中年养生,张景岳提出关键是要恢复元气,而要恢复元气就要“节情志,慎劳逸,以养其形。”也就是说,要节制情感,情绪波动不要太过激烈,心态要平和,还要提防过度劳累和享乐,这样才能不损伤元气,保养好身体。
- 青茶最适合秋季 喝茶养生看体质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354.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古代夏季养生法
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杨雄的养生之道,实为修身养性之大论,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失,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明确讲了修身不是目的,只是为“立义&
2025-05-10 11:50:01
-
青茶最适合秋季 喝茶养生看体质
秋天是主燥的季节,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其实仔细观察下,干燥的情况已经或多或少在身体上呈现。而作为中国人千年的传统,喝茶养生正好能够润燥的功效。那么,秋季适合喝什么茶养生呢?青茶
2025-05-10 11:40:01
-
中医三阳之人《伤寒杂病论》体质养生
中医对体质有很多种划分,其中《伤寒杂病论》对体质是按照三阴三阳分类的,其中三阳包括太阳之人、阳明之人、少阳之人。【太阳之人】太阳体质之人,可分为卫阳充实之人、卫阳虚弱之人、卫阳亢盛之人。太阳甲型是卫阳
2025-05-10 11:30:01
-
邓玉霞谈初夏时节养生方法
咽喉肿痛、嘴角长泡、脸上冒痘、动不动就想发火……李先生这些天总感觉不太舒服,特别是假期,走亲访友、忙忙碌碌、生活不规律,这种症状更是加剧。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但也挺影响心情和
2025-05-10 11:20:02
-
重阳节话养生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年10月21日是重阳节。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中医认为,重阳节气后,气候逐渐转凉,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
2025-05-10 11:10:01
-
顺应阳气的升发 护住阴气的初始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一年中阴气开始生长的时候,所谓“夏至阴生”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夏至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阳盛至极、热盛至极、气升至极”,
2025-05-10 11:00:03
-
老人冬季“四通”保平安
冬季天寒地冻、空气干燥,老 人毛孔闭塞,出汗减少,加之户外 活动量低、易致血脉不通,尤以汗、 脉和大、小便不通表现明显。根据 中医脏腑理论,汗通能利肺,血脉 通则利于心。大便通能健胃肠、小 便通则护膀
2025-05-10 10:50:02
-
静则生阴静能生慧 养生保健包含养精血和养神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阳平秘,阴阳关系的平和协调,是人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在现代医学中,精神是一个名词,而在中医学中, &ldquo
2025-05-10 10:40:01
-
防燥滋阴别忘身上三眼“泉”
随着暑热难耐的气候逐渐接近尾声,初秋的一丝凉意和燥意也感觉明显起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戴奇斌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初秋防燥滋阴别忘了自己身上的涌泉、极泉和阴陵泉这三眼“泉”
2025-05-10 10:30:02
-
足疗按摩 按摩“养生窝”
按传统足疗所倡导的理念,脚底的某一个穴位和身体某一特定器官是联系在一起,而且“按得最痛的地方,正是病得最厉害的部位”,但是真的是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吗?痛觉是依体质和耐痛力而定
2025-05-10 1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