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 保养心脏 保护听力
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保养心脏。
多做安静的事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在春夏之交要做好自我调节,平时重视“静养”,多做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舒畅,笑口常开。
午休能调养心神在起居方面,根据节气变化,可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可适当延长午休时间,尤其是老年人,经常睡不实,更需要午休。而对中、青年人来说,中午常常没时间午休,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同时要注意少洗冷水澡,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反倒是使热量不能散发而滞于体内。
多吃果蔬,多喝汤水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多吃牛奶、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初夏日照强烈,骤雨增多,湿润的土地在阳光照射下蒸发出阵阵闷热,使人容易烦闷、口干及血压升高,因此需要多喝水,尤其是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民谚有云“春夏去暑湿,秋冬防肺燥”,使用一些解暑祛湿的汤品也非常有必要。老人多耳背听力重保护
避噪音 如果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
戒挖耳 老年人喜欢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痒,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科学的方法是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也可内服维生素E、C和鱼肝油,内耳发痒就可得到缓解。
经常按摩 老年人听力减退,与内耳血液循环减弱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环,也可保持听力。按摩时可取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听会穴(耳垂前凹陷处,与翳风穴隔耳对称)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5-10分钟。
情绪稳定 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听力锐减或耳聋。
- 宁心安神助睡眠 缓解不良情绪《普庵咒》古琴曲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598.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春夏之交 保养心脏 保护听力
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保养心脏。 多做安静的事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
2025-05-16 13:10:02
-
14岁打九价疫苗有影响吗 一篇说透
“孩子才14岁,能打九价HPV疫苗吗?会不会影响发育?”
2025-05-16 13:00:03
-
摔伤后何时按摩安全 时间节点别踩雷
2025-05-16 13:00:02
-
宁心安神助睡眠 缓解不良情绪《普庵咒》古琴曲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为焦虑、不安、失眠困扰,笔者推荐一首古琴曲《普庵咒》,可在睡眠前听听,有缓解不良情绪作用,宁心安神助睡眠作用。 古琴曲《普庵咒》,又名《普安咒》或《释谈章》,最早见
2025-05-16 13:00:02
-
孕妇可以吃红豆西米露吗 一文解答你的疑惑
2025-05-16 12:50:02
-
单杠卷腹的好处 你了解吗
2025-05-16 12:50:02
-
养生黄金法则来源于八二定律
广东省名中医刘志龙教授是笔者恩师,他乐于传播中医药诊疗疾病的经验,也热衷于普及健康养生的知识,笔者在跟随其门诊期间,时常听他对患者普及健康的养生知识,其中“八二”养生黄金法则是
2025-05-16 12:50:02
-
孕妇能吃麻叶菜吗 一文解答孕期饮食疑问
对于孕妇来讲日常饮食护理较为重要,麻叶菜(又称野麻菜、麻叶)是常见的绿叶蔬菜,那么,孕妇究竟能否享用这种美食呢?不妨一起来瞧一瞧吧! 孕妇可以吃麻叶菜吗? 答案是:一般可以适量食用,但需注意个体差
2025-05-16 12:40:02
-
揭秘脚踝韧带手术:是微创吗
运动爱好者或日常行走中,脚踝韧带撕裂的情况并不少见
2025-05-16 12:40:02
-
夏天情志养生 饮食运动养生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最消耗的季节,养生尤为重要。夏季的特点是多热,多湿,暑邪为患,常见中暑、胃肠病、皮肤病、空调病等疾病。中暑往往发生在盛夏酷暑之际,人在高温和热辐射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行走或
2025-05-16 1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