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和藿香正气水能同服吗
天气慢慢转热,很多家庭开始准备采购藿香正气药品,但近日朋友圈的“温馨提示”不断流传,称家庭常用的头孢胶囊与藿香正气水同时服用会中毒,更可能引致生命危险,引发很多人担心。
起因:藿香正气水加头孢六旬老人中毒昏迷
据相关网帖及报道指出,一位六旬老人因天热出现头晕、乏力和腹泻的症状,怀疑自己中暑。随后服用了两支藿香正气水,一摸额头有点发热,他又找出头孢吃了两粒。不久后,老人面色潮红,并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家人紧急将其送至医院救治。
入院检查发现,老人的症状属于乙醛中毒,而这是因为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加头孢混用后,酒精和头孢类药物产生了双硫仑样反应,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出现中毒反应。
解读:头孢遇藿香正气水为何发生中毒反应
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常用于治疗发热、胸闷、腹胀、吐泻的中成药,其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标注“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一般而言,酒精进入体内后会经过一个代谢过程,最终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后排出体外。
但酒精和头孢相遇会发生化学反应,主要的中间产物就是乙醛。因为头孢菌素进入体内后,会抑制乙醛的代谢,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出现上文老人遭遇的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会让人产生一系列不适,轻者头痛恶心,口中产生大蒜味,重者会因血压突然下降而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我国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注明有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哌酮、头孢孟多、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与酒精有不良相互作用药物有500多种,包括抑制酒精代谢等。
藿香正气水为何含酒精
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首先是用酒精渗漉中药,之后加入藿香油、紫苏油等,再用酒精作为辅料调制而成,经多道与酒精有关的制作工艺后,制剂中酒精含量达到40%~50%左右,相当于40多度的白酒。
藿香正气滴丸不含酒精起效快
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是消化系统疾患及暑湿时令之常用中药,因此藿香正气类中药成为夏日家庭常用药。
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除了藿香正气水,市售常见的还有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滴丸等多种制剂,其不同制剂各有优势。
其中,由天士力制药集团研发的藿香正气滴丸,不同于藿香正气水的水煮及酒浸制作,其制备方法是固体分散体的熔融法,具有增加溶出、促进吸收的作用。因此,滴丸剂不含乙醇,而较市场上同方丸剂、软胶囊剂溶散快,易于吸收。
温馨提示
服药时,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了解相关禁忌和不良反应。除非特定情况,一般来说,用白开水送服最好,不要用酒水、茶水、牛奶等送服。(司娜)
- 应用中草药驱蚊应用
- 谈临床妙用少火生气法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807.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降压药不会使血管变薄变脆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沙坦类、普利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如扩张血管、减少阻力、减慢心率等,并不会导致血管变薄变脆或硬化。相反,它们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长期高血压才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原因,需规范用药控制血压。
2025-11-18 14:00:02

-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有何不同?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成分不同:滴丸含丹参素、三七总皂苷及冰片,片剂含丹参酮、三七粉及冰片。滴丸起效更快(3分钟融化、3-8分钟缓解心绞痛),且冰片用量少对胃肠道刺激小,更适合急性心脑血管症状患者舌下含服。
2025-11-18 14:00:02

-
动脉斑块不等于脑梗!四高控制是关键!
动脉斑块分为低回声(不稳定)和强回声(稳定),狭窄<50%风险低,>50%需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并控制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遵医嘱定期复查可降低脑梗风险。
2025-11-18 14:00:02

-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能否同用?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不宜同时服用。硝酸甘油降压需谨慎;速效救心丸起效较慢;丹参滴丸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或含服无效应立即就医。
2025-11-18 14:00:02

-
颈动脉斑块:类型与治疗方法
颈动脉斑块是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病变,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引发。分为易损性(低回声)和非易损性(等/强回声)两种类型。症状多在血管狭窄闭塞或斑块破裂时出现,如头晕、肢体无力等。可通过颈部彩超、CTA或DSA检查诊断,并根据狭窄程度决定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2025-11-18 14:00:02

-
不吃他汀更伤肝?真相令人意外!
高血脂不治疗可能加重脂肪肝和肝损伤;他汀可降低肝癌风险33%并改善肝纤维化;需医生评估使用,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无转氨酶异常时无需保肝药。
2025-11-18 13:59:02

-
阿托伐他汀vs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与副作用对比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及作用时长相似。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肝脏代谢,对肝功能影响较大但停药可恢复;瑞舒伐他汀肌肉毒性风险更高。两者均需监测肌酸激酶及肝功能,阿托伐他汀对肾脏影响较小且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025-11-18 13:59:02

-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与维持时间对比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时间及维持:卡托普利15分钟起效,6-8小时作用;伊纳普利1小时起效,24小时有效;贝纳普利0.5-1小时起效,24小时平稳降压;培哚普利1小时起效,6小时达峰;福辛普利1小时起效,5-6小时作用最强。#降压药 #健康知识
2025-11-18 13:59:02

-
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手指操
针对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推荐三个手指操:一枪打四鸟(双手交替各做50次),五指依次触碰大拇指(双手对齐),帮助提升专注力与记忆力。
2025-11-18 13:59:02

-
中药三煎法:药效翻倍!泡脚更有效!
教你三招提升中药药效:1.冷水浸泡1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2.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20-30分钟,煎后挤压药渣回收药汁;3.剩余药渣加5倍水量第三次煎煮至40℃左右,祛湿方可泡脚,虚寒方热敷小腹,活血方熏洗疼痛处,实现药效最大化利用。
2025-11-18 1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