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生命与医疗的感悟分享
我们每个人的爱都要理性,没有爱的理性是冷漠,但是没有理性的爱是滥情。在我的新书当中呢,有很多句子一直让我在反思,接下来呢,我就和你分享其中一些,你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把情感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场修行。
好患者是绝望时依旧相信科学,而好科学是有能力让越来越多身处绝望当中的患者拥抱科学。
我们总以为越多越安全,但很多时候,少,即使多,一生救命,更要学会救心。
ICU 是最能够见证人心的地方,疾病给患者、家庭和家属带来的冲击不会改变人性,他只是撕下了人性的遮羞布。
人类孜孜不倦地探寻着奇迹,却很容易忘记我们的身体才才是这个自然界中最伟大的奇迹。
人和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人们永远无法准确解释的感知和力量,让一个人愿意不遗余力地去为另外一个人付出。
对人类而言,没有什么比认知生命、改善生命、延长生命更有实际意义,而死亡,同样是生命的一部分。
治愈是一种安慰,当患者深受疾病带来的痛苦时,缓解他的痛苦也是一种安慰,治疗的过程更是安慰。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不可治愈,在不可治愈时不放手,何尝不是人类对人类的一种终极安慰。这种安慰,让将死之人可以安详的死,让活着的人可以更坦然地活。
人活一世,沧桑一生。健康是真爱他,疾病是抓紧他离别是宽慰他分别后铭记他,并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爱代代相传,亘古不变。这是对亲情与道义最好的回馈,是人类对生命最高的礼遇。
- 艾滋病预防新药有望2025年上市,疫苗研发仍困难重重
- 阳康后心率增快等症状或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应对方法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0295.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关于爱、生命与医疗的感悟分享
分享新书感悟,强调爱要理性,还谈及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患者与科学、生命奇迹、医疗安慰等,倡导关爱生命并传承关爱。
2025-08-06 03:59:01
-
艾滋病预防新药有望2025年上市,疫苗研发仍困难重重
2025年或有用于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的新药上市,临床试验显示对年轻女性感染率为0%,有效率100%,每年两针依从性好。艾滋病疫苗研发因病毒变异大、攻击免疫系统、抗体难灭病毒、合适动物模型少等因素,最成功的有效率仅32%左右。如今抗病毒药进步显著,未来人们或不再“谈艾色变”。
2025-08-06 03:00:01
-
杨康后睡眠障碍的原因及解决建议
权威研究显示新冠流行期间52%的人有睡眠障碍,其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生活作息改变、心理因素有关,本质是神经功能受损。建议不过度担忧,可开营养神经药物,严重时找医生开助眠药,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增加运动以改善失眠。
2025-08-06 02:59:01
-
口腔细菌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及口腔卫生建议
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大脑发现牙周炎细菌,推测细菌从口腔到大脑有三种途径,到大脑后会致淀粉样蛋白沉积引发认知受损。虽难证因果,但实验侧面证实牙周炎可能是病因之一。还给出维持口腔卫生的六条建议。
2025-08-06 02:00:02
-
窦性心律不齐多数情况不是病,年轻人更常见
多数情况下,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年轻人、儿童因神经调节灵敏更易出现,若无明显不适就不是病,无需治疗。少数情况如伴随不适、心跳无规律、有基础心脏病等,需就医。
2025-08-06 01:59:01
-
获得健康科普领航人物奖,明年继续做医学科普
作者获抖音和健康报联合发布的健康科普领航人物奖,称科普需科学、坚持、实用,学习医学科普能让人更健康,明年会继续做相关科普,欢迎大家转发。
2025-08-06 01:00:01
-
减肥遇平台期?了解能量补偿科学应对
减肥初期体重降得快,半年到一年会进入平台期,原因是能量补偿,即身体误认为遇饥荒启动节能模式。研究表明减肥人群平均补偿28%能量消耗,BMI越高补偿越大。应对建议:有决心打持久战;不饿肚子,找专业人士科学管理饮食;与身体配合,给足营养、合理运动、充足睡眠。
2025-08-06 00:59:01
-
红曲保健品事故敲响安全警钟,老人应正确看待保健品与药品
某知名红曲保健品出问题,致5人死亡、100多人住院,专家称可能混入不明物质。红曲虽有降胆固醇作用,但天然保健品成分含量不确定,过量食用会累积毒性,与药同服有叠加效应,易损害肾脏。药物剂量固定、肾毒性明确,有病应选药品,保健品要按计量服用。
2025-08-06 00:00:01
-
春节回老家拜年,老人新冠防护建议
春节回老家拜年,老人防护分两种情况。阳康老人有抗体,不必过度担心;未阳老人要做好防护,建议减少与过多人员接触,准备必要医疗器械和药物,接种疫苗可降低重症等风险,春节带老人接种是最好礼物。
2025-08-05 23:59:02
-
吃槽头肉是否会对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槽头肉即猪脖子肉,猪脖子淋巴结集中,像细菌、病毒的过滤器。我国规定去除可见病变淋巴结后肉才可吃。吃槽头肉在猪有病、未除病变淋巴结、大量食用且未高温消毒三种情况下会引发健康问题。视频讲清了槽头肉情况及危害,还邀观众在评论区聊不健康食品。
2025-08-05 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