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应对方法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误区啊,孩子一旦便秘了呢,我们就让他多喝水多吃香蕉这样有助于孩子排便,真的是这样吗?我整理了几个孩子便秘的误区,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误区一就是孩子便秘啊就吃香蕉用开塞露。市面上呢很容易买到一些未成熟的生香蕉,但含有较多的油酸啊反而会抑制胃肠液的分泌并抑制其蠕动。如果孩子摄取过多啊反倒会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怎么分辨生香蕉呢?就是你吃进口里啊有一股涩味的。但是就算是成熟的香蕉啊,其体内的膳食纤维含量也不高,排便效果也不好。至于使用开塞露那是治标不治本,比如好几年没排便它可以解原麦之疾相对安全无刺激,但想解决便秘的问题啊还得治本。
误区二就是多喝水能软化大便。多喝水确实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尤其是孩子摄入较多的膳食纤维以后啊更要注意适量多喝水,但最多只起到改善的作用并不能治疗便秘。
第三是便秘九知益生菌啊。益生菌最常见的就是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研究证明呢这两种益生菌呢可以预防婴幼儿感染性腹泻和湿疹等问题,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单用益生菌可以解决便秘的问题啊。益生菌更适合在孩子肠道功能紊乱的时候使用与呼吸啊消化不良等等等。
误区四就是便秘只能治疗没法预防这是不对的。孩子便秘的预防才是关键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大便性状和软硬度啊这样才能分辨到底有没有便秘便秘的严重程度如何配合良好的排便习惯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早上起来后或者吃完早餐后15分钟就定时排便其次呢调整饮食结构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火龙果啊白萝卜等等最后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运动啊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肠道的蠕动尤其是已经有过便秘的孩子更需要注意保证其运动量但是也不要过度运动啊适量即可。
- 宝宝能不能把屎把尿?专家告诉你答案!
- 宝宝出生第一年每月发育体征家长必知!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0378.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孩子便秘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应对方法
孩子便秘时,多喝水、吃香蕉和使用开塞露等方法并不一定能有效解决便秘问题。未成熟的香蕉可能加重便秘,而益生菌对便秘的治疗效果也缺乏足够证据。预防便秘才是关键,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并保证适量运动。
2025-09-09 14:00:34
-
宝宝出生第一年每月发育体征家长必知!
宝宝出生第一年发育体征:1-3个月能竖头、抬头、应答发声;4-6个月能翻身、独坐、认生;7-9个月能独坐、爬行、捏取细小物品;10-12个月能熟练爬行、扶走、模仿叫爸妈。异常情况需警惕,如不能抓物、不会笑等。
2025-09-09 14:00:34
-
宝宝能不能把屎把尿?专家告诉你答案!
宝宝能否把屎把尿需根据年龄判断。一岁半前,尿道和肛门括约肌未发育完善,无法控制大小便。1-3岁间短暂把屎把尿可培养排泄意识和习惯。3岁后孩子逐渐形成自觉控制排便的能力。因此,根据年龄判断更合理。
2025-09-09 14:00:34
-
最伤孩子肠胃的几件事,你做了几种?
家长们要注意避免频繁转奶、辅食添加不当、过早接触粗糙食物、边吃边玩、过度喂养、吃太多生冷食物以及7个月后仍喝夜奶。建议宝宝满6个月再添加辅食,遵循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最迟9个月尽量戒掉夜奶。
2025-09-09 14:00:34
-
儿童微量元素、智力、骨密度检测,真的有必要吗?
微量元素检测在儿童中不宜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正常孩子保证均衡饮食基本不会缺微量元素。智力检测主要用于筛查智力发育问题,非智商测试。骨密度检测不适用于儿童判断是否缺钙。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和不必要的检测,科学育儿更为重要。
2025-09-09 14:00:03
-
腺样体肥大如何形成?家长必看的几个关键点!
腺样体是人类正常淋巴组织,2-4岁开始长大,3-7岁生理增长,8-10岁逐渐萎缩。反复刺激如感冒、过敏可致病理肥大。孩子出现鼻塞、流鼻涕、张口呼吸、睡眠打呼噜等症状需重视。长期不管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耳鼻喉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及智力发育受影响。
2025-09-09 13:59:03
-
儿科医生建议:这3种零食别给孩子吃,容易出问题!
儿科医生建议避免给孩子多吃果冻、拉辽和话梅蜜饯。果冻几乎无营养价值,易卡喉;拉辽含盐量高,超儿童限盐量;话梅蜜饯含糖量高,添加香精色素。可替换为新鲜水果、原味坚果、无糖酸奶和低钠奶酪等健康食品。
2025-09-09 13:59:03
-
最损伤孩子脾胃的5个坏习惯,好多家长还在做!
孩子不爱吃饭就追着喂、认为吃得多吃得多能长得好、水果吃太多、鱼虾肉天天吃顿顿吃、晚餐吃太多,这些都是损伤孩子脾胃的坏习惯。脾是后天之本,想要孩子身体好,这些习惯需尽快改正。
2025-09-09 13:59:03
-
孩子扎你头发咬你一口,其实是表达“我喜欢你”!
当孩子扎你的头发、抠你的眼睛或突然咬你一口时,其实是在表达对你的爱和探索欲望。正确回应是引导他轻轻抚摸你的脸颊,回应他的需求并引导行为。如果孩子咬你,应凑近让他再亲你,教会他主动表达亲密的方式,增强安全感。父母应鼓励式引导,避免大声呵斥。
2025-09-09 13:59:03
-
得了甲流不可怕,如何预防和治疗中耳炎?
得了甲流不可怕,但要注意流感后的并发症如中耳炎。中耳炎常表现为耳疼、耳痒、耳流脓、耳鸣或听力下降。避免用手捏鼻孔用力擤鼻涕,以防病菌进入中耳。若已得中耳炎,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次6-10滴,每天2-3次,效果好且无刺激感。
2025-09-09 13: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