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内宝宝不能吃的食物清单,家长一定要知道!
将1岁内的宝宝呢这几种食物要谨慎的吃首先是蜂蜜啊。蜂蜜是一岁内的宝宝绝对不能吃的,但含有肉肉杆菌对成人影响不大,但是对宝宝的影响非常严重,可能会导致肉肉杆菌中毒。
其次啊,这个白糖和其他糖制品呢也不合适。因为宝宝在一岁以内还不具备消化糖的能力,摄入过多不仅会导致宝宝厌食,还会增加宝宝今后出现猝死的风险。
另外呢,这个深海鱼也要谨慎的食用。虽然深海鱼富含营养,但是存在汞污染的风险。像罗非鱼和金枪鱼就不建议给孩子和妈妈吃。小银鱼、沙丁鱼或者黄花鱼等低汞的深海鱼可以少量的摄入。
最后盐也不建议给宝宝吃。宝宝在一岁以内对钠的需求非常低,母乳或奶粉中已经含有足够的钠离子。如果过早给宝宝摄入盐或者儿童酱油会导致宝宝体内出现高钠的风险,引起口腔粘膜的干燥,增加上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啊一定要记住这些食物不能给一岁以内的宝宝吃。文章中的“视频”这个词替换为“文章”,并且根据内容使用
标签将内容分段。- 如何教育孩子远离性侵伤害?这几点家长必须知道!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0586.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一岁内宝宝不能吃的食物清单,家长一定要知道!
一岁内的宝宝要谨慎食用蜂蜜、白糖、深海鱼和盐。蜂蜜含肉毒杆菌,可能致中毒;白糖影响消化,增加猝死风险;深海鱼有汞污染风险;盐过量会导致高钠,引发多种疾病。为宝宝健康,避免这些食物。
2025-09-10 12:00:02
-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必改,反而对成长有益!
宝宝的“坏习惯”其实未必需要改正:话多的孩子大脑发育好,思维敏捷;爱哭的孩子情绪外放,不易有心理问题;喜欢蹦跳表明大脑潜力大,越蹦越机灵。当然,蹦跳时要注意安全。
2025-09-10 12:00:02
-
家长回家不洗手就抱宝宝,小心细菌病毒带回家!
宝宝突然生病,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家长引起的。秋冬季节,细菌病毒活跃,家长下班回家不洗手、不洗脸就接触宝宝,容易将外界的细菌病毒带给孩子。建议家长回家后先做好清洁,换好家居服再接触宝宝,尤其是抽烟的爸爸更要注意。
2025-09-10 12:00:02
-
如何教育孩子远离性侵伤害?这几点家长必须知道!
作为父母,我们要教育孩子明白什么是隐私,用简单语言告诉他们背心和内裤覆盖的部位是私人区域,不能随便触碰。教会孩子分辨安全与不安全的触碰,遇到不舒服的情况要勇敢呵斥并告知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保持警惕。时刻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
2025-09-10 12:00:02
-
宝宝学会爬行很重要,错过会影响健康发育!
很多父母认为宝宝学会爬行就足够了,但其实爬行对宝宝的骨骼、肌肉发育及语言能力都有重要影响。建议从6个月开始锻炼爬行,每天2-3小时,累计500-800小时最佳。
2025-09-10 12:00:02
-
宝宝的这些信号,爸爸们能懂几个?
都说妈妈一孕傻三年,其实妈妈们只是把关注点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宝宝饿了会转向并仰脖子;吃奶时暴躁可能是因为吞了空气;憋红脸可能是要拉粑粑;蹭衣服是闹觉;流口水是快出牙。爸爸们,你们了解几个?
2025-09-10 11:59:02
-
孩子呕吐拉肚子?可能是诺如病毒,家长要注意这些!
最近很多孩子出现呕吐和拉肚子,大多是由于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主要通过口传播,儿童更容易出现呕吐,成人则以腹泻为主。感染后多数人会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拉肚子,部分人还会发烧。目前没有特效药,家长需保证孩子不脱水,多喝淡盐水或糖盐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2025-09-10 11:59:02
-
孩子免疫力如何提高?这7个方法很有效!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免疫系统在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产生抗体。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方法包括: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积极运动、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避免药物滥用、定期体检以及科学接种疫苗。这些方法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2025-09-10 11:59:02
-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抬头、翻身、爬行、站立、说话全解析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一月看二月听,三月抬头四月伸,五月展六月翻身,七月爬八月坐,九月浮站一岁说话。两岁跳三岁跑会骑车。小儿伸长歌:小儿屈伸半米,生长最快一岁里,前半年每月2.5厘米,后半年减一厘米,一岁时为75厘米。
2025-09-10 11:59:02
-
新生儿五大不实用物品:枕头、感温勺、手套、学步车、护脐贴
新生儿不宜使用枕头、感温勺、手套、学步车和护脐贴。一岁内宝宝不宜用有高度的枕头;感温勺无用,应选硅胶勺;手套影响手部发育;学步车不利于腿部发育且有翻车风险;护脐贴不透气可能引起肚脐发炎。
2025-09-10 1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