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意外伤害
马上就要过年了,很多城市有放烟花去旧习的传统,但你知道吗?烟花炮竹的燃放对安全有很大的威胁。不说别的,每年春节光眼科就有将近7人的患者是因为烟花燃放导致的受伤。有的家长说我们给孩子玩冷烟花总可以吧?但是冷烟花燃放时喷射口区的温度可以高达600-700摄氏度,稍微靠近一点就有灼伤皮肤的可能。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别让快乐蒙上了阴影。
尤其是春节假期,小朋友都放假了,家长更要加强注意,小心一时不察让孩子留下终身的遗憾。当然我们不反对燃放烟花爆竹,但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是符合当地部门的允许;第二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
但如果在燃放中真的出现意外了,我们要怎么处理呢?
1. 轻微的烫伤:局部皮肤没有变色可以选择流动的清水冲洗。如果疼痛明显可以采用冰敷的方式缓解疼痛。
2. 局部皮肤出现损伤:洗净伤口后可以用碘伏消毒杀菌,避免出现细菌感染。如果不想以后留疤,可以等到伤口结痂后使用透明质酸凝胶涂抹结痂区补水保湿抑制疤痕增生。
3. 皮肤局部出现水泡:小的水泡不建议挑破,等待水泡自行消去就可以;大的水泡可以在消毒后用无菌的针挑破水泡,在水泡结痂后涂抹透明质酸凝胶。
4. 烫伤面积很大、伤口较脏、出血较多或烫伤部位非常严重:这时候容易继发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总之,在远方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 孩子11个月没长牙正常吗?别太焦虑,了解这些原因!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0641.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意外伤害
烟花燃放对安全威胁大,每年春节眼科因烟花受伤患者近7人。冷烟花喷射口温度高达700摄氏度,易灼伤皮肤。燃放需符合当地规定并有大人陪同。如遇意外,轻微烫伤可用清水冲洗或冰敷;皮肤损伤用碘伏消毒;大面积烫伤需及时就医。
2025-09-10 17:59:02
-
孩子11个月没长牙正常吗?别太焦虑,了解这些原因!
孩子11个月没长牙属正常现象,下门牙通常在4-17个月出现。出牙晚可能与遗传和辅食添加过晚有关,后者影响咀嚼功能和牙齿刺激。若1岁半仍未萌牙,需就医检查,多数为乳牙迟萌。不必过度焦虑,顺其自然即可。
2025-09-10 17:59:02
-
宝宝辅食误区:喝粥、吃盐、肉泥等都不是最佳选择!
宝宝添加辅食时,不要轻信错误观念。第一口应是高铁米粉,而非粥或鸡蛋糕。白粥虽好消化但营养单一,长期食用影响生长。一岁内宝宝不应加盐或调味品,避免成人饭菜。正确辅食添加对宝宝成长至关重要。
2025-09-10 17:00:34
-
儿童便秘怎么办?4个方法轻松解决孩子便秘问题
便秘是儿童常见问题,可通过布里斯特大便分类法判断。处理便秘需合理饮食、适量饮水、适当运动和按摩腹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挑食和消化不良。若便秘持续或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9-10 17:00:34
-
孩子磕到头这5种情况一定要送医院,警惕脑内出血!
如果家里孩子不小心磕到头,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送医:1. 想睡觉且叫不醒;2. 长时间说头疼或哭闹不止;3. 喷射性呕吐;4. 四肢无力、走路不稳;5. 口齿不清。头部外伤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警惕脑内出血风险。如有异常,应迅速就医。
2025-09-10 17:00:34
-
孩子换牙期,父母必知的四件事!
从孩子的换牙期开始,父母应让孩子吃些硬食如玉米、黄豆,以促进乳牙按时脱落,避免双排牙。教会孩子正确刷牙,保持口腔卫生。乳牙蛀了要早治疗,防止偏侧咀嚼影响颜值和健康。大牙一般10-13岁更换,不当回事易致根尖周炎。
2025-09-10 17:00:34
-
孩子不仅要爬,还要爬满500-800小时!
孩子爬行不仅不脏,还对健康有益。婴儿需爬满500-800小时,有助于前庭功能发展,减少晕车、晕船风险。提前走路可能引起感觉统合失调。爬行还能提升抓握、阅读和语言能力,对成长大有裨益。
2025-09-10 17:00:34
-
人民日报分享的科学早教指南:上早教班必要性及不同年龄早教重点
是否有必要上早教班?从两个方面考量。不同年龄的孩子如何早教:0-1岁刺激感官,1-2岁促进小肌肉发育,两岁以上培养想象力。注意家长常犯的9个早教错误。在家即可玩的早教小游戏,轻松提升孩子能力。
2025-09-10 17:00:33
-
宝宝肚脐护理全攻略,避免“斗鸡眼”!
很多人认为斗鸡眼与护士剪脐带不熟练有关,但这其实是个误解。护士只是结扎并去除多余的脐带,真正影响美观的是小朋友自身的体质。护理脐带时要注意保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及时更换尿布,洗澡后用碘伏消毒,防止感染。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9-10 17:00:02
-
夏季儿童安全警示:防溺水、喷泉、车内中暑及雨天触电隐患
夏天来临,儿童安全尤为重要。溺水是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切勿让孩子单独下水。公园喷泉虽美,但有漏电和高压水柱风险,应远离。避免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高温易致中暑。雨天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事故。夏季隐患多,务必警惕。
2025-09-10 16: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