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体检三大误区:微量元素、智力、骨密度

微量元素的检测想必很多家长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告知:宝宝缺铁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锌可能引发生长迟缓或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这种说法甚嚣尘上,但实际上早在2013年原国家卫健委就下发了《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通知》,明确指出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商家通过制造焦虑牟利。需说明的是,在诊治某些特定疾病时微量元素检测确实具有必要性。但真正需要做这项检查的孩子非常少,医生通常不会轻易安排此类检测。
目前常见的微量元素检测手段包括抽血检查和毛发检查。一些母婴店或实体医院使用夹子夹取孩子手指或戴在手腕上,在几秒钟内就能得出缺哪种元素的结论。然而这类检测毫无科学依据已被证实是商家为推销保健品设计的骗局。只要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基本不存在微量元素缺失的问题。
关于智力检测方面部分家长出于好奇会让孩子接受所谓的智力测试我国医院开展的智力评估主要分为两类:筛查法和诊断性测试。这些检测并非用于测量智商高低而是针对存在智力发育迟缓或异常的孩子进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发育正常的孩子并不需要进行智力测试过早开展此类检查若结果不理想容易导致家长对孩子产生错误认知采取消极教育方式这对儿童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
孩子是否聪明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能提供耐心且科学的教育方式而非单纯依赖智力测试结果。
至于骨密度检测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和诊断骨质疏松症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骨密度检测方法也难以据此判断孩子是否缺钙。
- 家长必看:腺样体肥大危害
- 三类高危零食 儿科医生推荐健康替代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2104.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警惕儿童体检三大误区:微量元素、智力、骨密度
微量元素检测不宜作为体检普查项目,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商家常借检测制造焦虑推销保健品;智力检测仅用于筛查发育异常而非测智商;骨密度检测缺乏标准方法且无法判断缺钙。
2025-10-24 21:59:03

-
三类高危零食 儿科医生推荐健康替代
儿科医生提醒:果冻高糖高添加剂易卡喉窒息,可换新鲜水果;拉条含盐量超标(约5克盐),建议用原味坚果替代;话梅蜜饯含糖高达60%且添加香精色素盐,优选无糖酸奶或低钠奶酪更健康。
2025-10-24 21:59:03

-
孩子生病别慌!滴答声里庆安康
孩子生病别担心,家长不必慌张。轻松解决后吹响胜利号角。
2025-10-24 21:00:01

-
孩子脾胃受损的5大坏习惯你有吗?
孩子不爱吃饭追着喂伤脾胃;吃多不吸收营养浪费;水果偏寒凉过量伤脾;鱼虾肉占饮食1/5易积食;晚餐过量导致脾虚积食。
2025-10-24 21:00:01

-
家长必看:腺样体肥大危害
腺样体是正常淋巴组织,2-4岁开始增大,3-7岁生理性增生后逐渐萎缩。反复感冒、过敏等刺激易引发病理肥大,导致鼻塞、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长期可致腺样体面容、耳鼻喉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及智力障碍等问题。
2025-10-24 21:00:01

-
婴儿何时开始用枕头?
婴儿颈椎在3个月内尚未形成生理弯曲,无需枕头;3个月后可正常使用枕头。若存在头部畸形需矫正,则可选用特制矫正枕。
2025-10-24 21:00:01

-
甲流后中耳炎症状与应对
本视频讲解甲流后中耳炎的预防与处理:咳嗽流涕时避免捏鼻用力擤,应单侧按压鼻孔擤出鼻涕;若已患病可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每次6-10滴,每日2-3次,无酒精刺激且见效快。
2025-10-24 21:00:01

-
宝宝睡觉出汗别慌!生理性还是疾病?
宝宝睡眠中出汗常见于头部颈部,入睡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逐渐停止,多因代谢旺盛、进食后或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若安静状态下持续出汗伴枕秃、午后潮热等,则需警惕佝偻病或结核病等病理因素。
2025-10-24 20:59:34

-
儿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儿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易引发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3-10岁为高发人群。病因包括免疫功能不全、病原体感染及抵抗力下降等。预防需加强锻炼、保持口腔卫生、均衡饮食、及时治疗鼻炎等疾病,并注意天气变化。病毒性者无需用药,细菌性需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可能转为慢性或化脓性,手术需医生评估。
2025-10-24 20:59:34

-
儿童身高遗传计算与后天管理方法
5月新生儿平均身高49.7-50.4cm,两岁达87-88cm,每年增6-7cm。青春期男孩10-12岁每年长7-9cm,女孩6-8cm。遗传身高计算:男孩(父+母+12)/2,女孩(父+母-12)/2。后天可通过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学龄前10-13小时,学龄9小时)、户外跳跃运动及减压改善身高发育。
2025-10-24 20: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