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低脂误区:三高人群应低胆固醇饮食
大家好!很多三高人群(如心梗、脑梗患者)经常被告知要采取低脂饮食,因此不敢摄入油脂和肉类,甚至一些老年人连牛奶都不敢喝。但实际上,“低脂”并不等于完全避免脂肪摄入,“无脂肪”的概念容易引发误解。
我们需要明确:导致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元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控制总胆固醇摄入**而非单纯追求脂肪摄入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如花生油、橄榄油本身不含 cholesterol 成分反而会增加甘油三酯水平;而鱼类、虾类、鸡胸肉以及牛奶等食物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天然 cholesterol 但含量并不高且可适量食用无需过度担忧。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动物性食品如猪牛羊的心肝脑肠以及猪蹄等含有较高的 cholesterol ;此外各类蛋品尤其是蛋黄也属于 high cholesterol 食物但并非完全不能食用每天摄入一个鸡蛋仍是合理的膳食选择。
总结而言:医生所指的所谓"low fat diet"实际上是强调降低 total cholesterol 摄入量而非全面限制脂肪食物只要合理搭配并注意控制摄入量即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保持营养均衡建议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参考!
- 腰酸腰疼?肾 vs 腰椎的区别3点
- 颈动脉斑块10大疑问解答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3157.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纠正低脂误区:三高人群应低胆固醇饮食
心梗脑梗三高人群需注意:低脂饮食≠完全禁油禁肉!关键应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鸡胸肉、牛奶可适量食用,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需限量。每天1个鸡蛋是合理摄入量,正确饮食搭配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2025-11-14 15:00:02

-
三药应对多种疼痛麻木改善更年期
解决日常小毛病不花冤枉钱:连本乙酸外用消炎止痛缓解肩颈腰背膝关节红肿疼痛;甲古安营养神经改善手脚麻木面部抽痛及肢体乏力;五味素调节植物神经紊乱缓解焦虑失眠心慌多汗等症。
2025-11-14 14:59:33

-
颈动脉斑块10大疑问解答
从有了颈动脉斑块你有没有以下10种疑惑:一有颈动脉斑块会得脑梗吗?二颈动脉斑块能彻底消除吗?三哪些颈动脉斑块需要特别关注?四发现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吃他丁或阿司匹林?五低灰生斑块就一定危险高灰生斑块就一定安全吗?六颈动脉斑块有症状吗?七斑块没有症状就不需要管吗?八颈动脉斑块多长时间复查?九过了50岁发现颈动脉斑块属于正常老化吗?十颈动脉斑块能手术取出来吗?
2025-11-14 14:59:02

-
脑梗患者为何不宜溶栓?
脑梗患者对溶栓治疗存在疑虑:既担心时间窗限制(4.5小时内最佳),又顾虑出血风险。需经医生评估无禁忌症且症状较重(NIHSS评分≥4分)时才建议溶栓,轻症可选择抗血小板等替代治疗。
2025-11-14 14:00:03

-
六味地黄丸慎用人群及误区提醒
男生常误用六味地黄丸,不分阴虚阳虚或是否适合。肾阳虚、脾胃虚寒、健康人及感冒患者不宜随意服用。
2025-11-14 14:00:03

-
低压高用药指南:洛尔vs沙坦
高压低于140但低压超90需谨慎:若低压未超95且无风险因素,可通过运动、少盐饮食调整;若超95或存在风险,应尽早用药。常用洛尔类(如贝伐洛尔)降压并减慢心率,沙坦类(如奥美沙坦)护肾且不增心率。单药无效可联用两者,增强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2025-11-14 14:00:03

-
夏季阴道炎一招治
夏季闷热潮湿易引发阴道炎,传统治疗常需多种药物反复使用却效果不佳。双唑泰阴道膨胀栓作为复方制剂,含甲硝唑、克霉唑和醋酸氯已定三重成分,可同时应对细菌、霉菌、滴虫及混合性阴道炎。其特殊设计能吸收分泌物自动膨胀,增大药物接触面积且不易外流,使用更便捷舒适。
2025-11-14 14:00:03

-
腰酸腰疼?肾 vs 腰椎的区别3点
从腰酸腰疼到底是肾的原因还是腰椎的原因3点给大家说清楚:1. 疼痛位置:腰椎问题多位于腰部下方(中间或附近),范围局限;肾病则在腰部上方两侧,分布广泛。2. 疼痛性质:腰椎痛为钝痛/酸痛随活动变化(运动加重、静止减轻),咳嗽/排便时加剧并放射至下肢;肾病常剧痛伴恶心、呕吐、尿频尿急等症状。3. 按压反应:肾病部位敲击会疼痛;腰椎问题按压通常无明显不适。
2025-11-14 14:00:03

-
中药三煎法让效果翻倍
熬中药三技巧:1. 提前浸泡1小时助有效成分析出;2. 第二次煎煮时用热水提取药渣精华;3. 祛湿、调理脾胃或活血化瘀类药方可第三次煎煮药渣泡脚。
2025-11-14 13:59:02

-
警惕!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 欧美已禁用
反式脂肪酸非人体所需,会升高坏胆固醇(LDL)并降低好胆固醇(HDL),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常见于油炸食品、烘焙甜点、奶油面包、披萨、可可脂巧克力及反复高温使用的植物油等。欧美自2003年起逐步立法禁用,建议减少摄入以保护健康。
2025-11-14 1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