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是否导致肾结石和骨缝闭合?

2025-11-21 10:25:07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补钙是否导致肾结石和骨缝闭合?

关于是否应该给老人和小孩补充钙片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吃钙片容易引发肾结石、孩子过量补钙会导致骨缝过早闭合从而影响身高增长等说法是否成立?

现代研究显示合理补钙不仅不会导致肾结石反而有助于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肾结石最常见的成分是草酸钙其形成与血液中草酸浓度及身体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非单纯取决于体内钙含量。

当钙在消化道中与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后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种机制反而能减少草酸的吸收从而降低肾结石的发生概率。

但需注意长期大量服用钙片确实会使肾结石发病率略有上升因此是否需要补钙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生长发育期儿童出现缺钙症状、孕妇及骨质疏松患者等特殊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补充。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日常饮食中通过摄入深海鱼、鸡蛋、虾、豆制品及牛奶等食物配合适当晒太阳即可满足钙需求无需依赖长期大量服用钙片。

关于儿童骨垢线过早闭合的问题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补充钙片会直接导致这一现象但部分专家提出过量补钙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建议家长在补充营养时保持理性避免盲目用药。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补钙方式对健康有益而过度补充则可能带来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才是获取足够营养的最佳途径。

大家都在看

补钙是否导致肾结石和骨缝闭合?

补钙是否导致肾结石和骨缝闭合?

合理补钙不会导致肾结石或儿童骨缝过早闭合,反而有助于降低结石复发风险。部分专家认为过量补钙可能增加结石概率,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会引发骨缝过早闭合。建议通过饮食和日照补充钙质,避免盲目服用钙片。

2025-11-21 10:25:07
男女更年期中药方:小麦大枣汤

男女更年期中药方:小麦大枣汤

男女40-50岁更年期易出现失眠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可用干麦15克大枣10枚甘草9克煮汤代茶饮,坚持一月调理。骨蒸潮热加麦冬,心烦失眠加百合酸枣仁。

2025-11-21 10:25:07
胸痛别急着查心脏!这些病更常见

胸痛别急着查心脏!这些病更常见

直播间男士出现胸口疼痛、憋闷、气短等症状反复发作,多次检查未发现心脏器质性问题,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奋力综合症),多因焦虑紧张或长期劳累导致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引发。需与心绞痛等疾病鉴别,后者多由活动诱发且持续时间较短。

2025-11-21 10:25:07
绝经后必备两药:谷维素+全度中

绝经后必备两药:谷维素+全度中

女性绝经后易出现腰背关节痛、失眠多梦、情绪波动等问题,可备谷维素片调节自主神经失调,改善潮热盗汗、暴躁易怒等症状;全度中胶囊则能补肝肾、强筋骨,缓解骨质疏松、腿脚抽筋及关节疼痛。同时建议保持良好心情、适度运动,有助于整体健康调理。

2025-11-21 10:25:07
中医脾会说话:健康饮食禁忌

中医脾会说话:健康饮食禁忌

中医脾与西医脾功能不同,会提醒:勿过饱以免运化失常致胀满肥胖;忌油腻以防湿热内生;畏寒凉需防寒湿困阻;虽喜甘但过多甜食易生痰湿。需饮食清淡、细嚼慢咽、防寒保暖、情绪平和以护脾健运。

2025-11-21 10:25:07
心绞痛别拖!及时就医可救命

心绞痛别拖!及时就医可救命

朋友因忽视阵发性肩胀痛(劳累诱发、含服速效救心丸缓解)拖延至急性心梗险些致命。提醒:出现心绞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急救需拨打120、吸氧、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三高人群建议备药);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

2025-11-21 06:30:34
高血压控制六要素 缓淡动控戒睡

高血压控制六要素 缓淡动控戒睡

部分人仅需一种降压药即可控制血压,而有人需多种仍难达标。高血压患者可能短期内出现脑梗塞、脑出血等并发症,而有些人年老仍健康。这与单纯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控制血压需注意:缓解压力、清淡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改善睡眠。做好这六点可有效稳定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025-11-21 06:30:34
降压药不良反应怎么办?

降压药不良反应怎么办?

吃降压药若出现咽痒干咳、头晕恶心、面红头痛、心率过慢或脚踝水肿等症状,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普利类可换沙坦类缓解干咳;地平类需减量或换药;洛尔类注意低血糖及心率问题;利尿剂需监测电解质与尿酸水平。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025-11-21 06:30:34
健脾丸VS人参健脾丸:功效区别大揭秘

健脾丸VS人参健脾丸:功效区别大揭秘

健脾丸主治脾虚食积,缓解胃胀、消化不良及体倦乏力;人参健脾丸则针对脾胃虚弱伴失眠症状,兼具补气健脾与安神作用。两者均含人参、白术等健脾成分,但前者侧重消食理气,后者强化养血安神。

2025-11-21 06:30:34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五大原因及对策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五大原因及对策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叶酸缺乏、饮酒、基因缺陷(如TT型)、年龄增长及肾功能不全、药物(如氨甲蝶呤)等因素相关。治疗建议每日补充0.8毫克叶酸,TT型基因者需加大剂量并联合补充维生素B6、B12,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2025-11-21 0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