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的手上工夫
编者按: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你知道吗?在江苏省南京市的部分医院,都有着自己的“独家秘药”。这些药在药店并不销售,只能在这家医院内凭处方购买,这就是医院的“院内制剂”。江苏省中医院目前有140多种院内制剂,数量在南京市各医院中位居首位。这些价廉物美的院内制剂是由谁创制出来的,又是如何在传承中历经变迁?小小的一盒药,背后的故事厚厚一叠。本报和您继续一起探秘江苏省中医院的“独门秘方”,以及秘方背后的故事。
传统的中药丸散膏丹,做出来都是药工的手上工夫。在上世纪50年代建院之初,江苏省中医院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制药工艺。老药工们不仅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有绝活手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的传统剂型,全靠老药工的真工夫。到了八十年代,做中药有了多种可能,片剂、冲剂、气雾剂等众多新剂型都开始出现。剂型的改变,既是技术的升级换代,也是根据临床改良药物的结果。
药师曾经脚踩“风火轮”碾药
在1954年建院之初,江苏省中医院的药房差不多是个扩大了规模的中药铺子,“前场”抓药,“后场”就可以进行中药的炮制加工。后来在朝天宫处建了个药材加工间,规模也说不上大。老药工张业禄告诉记者,那时候药工一天工作八个小时,30斤粉子能做出30斤药来。“不过那时候患者远没有现在多,所以靠十来个药工的手上工夫,也能满足需求。”
药材变成药粉,可不是把药材放进搅碎机那么简单。碾药是个十足的技术活,铁质的长形碾槽里放上药材,碾盘长得像车轮,药工坐着脚踩在碾盘上,让碾盘在碾槽中来来回回,解除病痛的一些药材饮片,如赤小豆、酸枣仁、白豆蔻等等,就在压碾研磨中分解、脱壳。为了加重力道,药工们有时还得“耍把式”,扶着墙,人站直了脚踩碾盘来回,这个平衡性可不好把握。老药工张居平说,只有中药铺出身的、基本功扎实的老药工才使得出劲来。
“泛丸”靠的全是手上工夫
“中药的丸剂不少,大致可以分为水丸、蜜丸、糊丸等等。糊丸相对较少,通常会带有一定的毒性,做成糊丸也是为了延缓消化吸收。”张业禄说,古法做丸剂,靠的全是药师“泛丸”的手艺。
张居平对传统做药丸的工艺,至今仍记忆犹新。“药材筛一筛,碾成粉末,药筛过之后的粗末子挑出来做药芯,和细药粉一起放到匾里,这就是准备工作了。”张居平介绍,真真做药丸时,往匾中洒适量的水,这就使得药粉有一定的黏性,然后药工双手抓匾开始不住地画圈颠筛子,药粉在不停地滚动中黏上药芯,由小变大,逐渐成为药丸。这是水泛丸的做法。至于有些加了蜜的药丸,因为黏性大了,难度要比做水发丸小得多。
不过无论是水发丸还是蜜丸,技术纯熟的药工做出来的丸子,大小均匀,致密紧实,堪比艺术品。
著名的院内制剂利胆化石丸,最初就是丸剂。张业禄告诉记者,原利胆化石丸只得两味中药,几乎没有黏性,要顺利做成丸子,技术要求就特别高,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靠得都是药工的手上工夫。
剂型改革,中药有了新姿态
中药的传统剂型,不出丸散膏丹,不过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的剂型开始丰富起来。到了1992年,医院提出了配方改革,再加上制药新工艺的成熟,中药剂型变革更是如火如荼起来。
如今仍在临床一线使用的“明星药”肺宁合剂,模样也是慢慢在改变。以往肺宁合剂是汤剂,在80年代的时候首次改成了丸剂。这种变化可不是赶时髦,老药工姜金祥向记者解释,中医对疾病有虚实、寒热、表里、缓急、轻重、上下之分,相应的治疗药物也应根据不同的病症来选择。
剂型虽是药物使用的必要形式,同样也是要根据药物和病患的特点来选择。汤剂和丸剂适用的病情不一样,汤剂好吸收,对感冒发烧这样的急症就特别适合,而中医理论中有“丸症缓也”的说法,意思是丸剂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更适合慢性病。改成丸剂之后,对患者而言也方便多了,以往汤剂开药瓶瓶罐罐、还放不住的缺点一下就被解决了。
将药丸外面裹上糖衣、薄膜衣,有效成分的缓释更能控制,这是片剂的好处;汤剂改成了袋泡剂,体积更小了,患者携带也更为方便;有效成分融入到气雾剂里,可以直击患处,并且药物分布更均匀,起效也更快……如何让剂型更好地为药效来服务,江苏省中医院的医生、药师们的探索,仍然在继续着。
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一览(5)
白驳丸 活血祛风,清热解毒。用于血热毒盛,全身瘙痒,白斑,疹块及白癜风等。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白癜丸 活血祛风,宣散风热。用于皮肤瘙痒,白癜风。口服,一次5克,一日2次。
血复生浸膏 补肾填精、益髓生血。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开水冲服。每次5~10克,一日3次。
和胃胶囊 顺气开郁,和胃化浊。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口服。一次4粒,一天3次,饭前服用;或遵医嘱。
参希胶囊 补气养血,宁心止痛,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心肌细胞的功能。用于减轻肿瘤放疗和化疗的毒副作用,及缺硒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炎和乙型肝炎等。口服。一次3~4粒,一日2次;或遵医嘱。
健肾片(Ⅱ) 补气健脾,活血利水。用于脾肾气虚证,慢性肾炎。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
克瘤丸 益气扶正,破痰散结,解毒抗癌。用于恶性肿瘤。口服。一次5克,一日2~3次。
血复康丸 解毒活血。用于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口服。一次8~10克,一日3次;或遵医嘱。
冠心平补气益阴养血,活血化瘀行气,疏经通脉止痛。用于气虚阴伤血亏,痰气瘀血阻滞型冠心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心悸、气短乏力等症及心率失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保精片 补肾固精,利湿导浊。用于前列腺炎等。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 中药防治辐射损伤
- 中医临床的特色中药及复方成分具有多样性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310.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降压药不会使血管变薄变脆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沙坦类、普利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如扩张血管、减少阻力、减慢心率等,并不会导致血管变薄变脆或硬化。相反,它们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长期高血压才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原因,需规范用药控制血压。
2025-11-18 14:00:02

-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有何不同?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成分不同:滴丸含丹参素、三七总皂苷及冰片,片剂含丹参酮、三七粉及冰片。滴丸起效更快(3分钟融化、3-8分钟缓解心绞痛),且冰片用量少对胃肠道刺激小,更适合急性心脑血管症状患者舌下含服。
2025-11-18 14:00:02

-
动脉斑块不等于脑梗!四高控制是关键!
动脉斑块分为低回声(不稳定)和强回声(稳定),狭窄<50%风险低,>50%需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并控制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遵医嘱定期复查可降低脑梗风险。
2025-11-18 14:00:02

-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能否同用?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不宜同时服用。硝酸甘油降压需谨慎;速效救心丸起效较慢;丹参滴丸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或含服无效应立即就医。
2025-11-18 14:00:02

-
颈动脉斑块:类型与治疗方法
颈动脉斑块是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病变,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引发。分为易损性(低回声)和非易损性(等/强回声)两种类型。症状多在血管狭窄闭塞或斑块破裂时出现,如头晕、肢体无力等。可通过颈部彩超、CTA或DSA检查诊断,并根据狭窄程度决定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2025-11-18 14:00:02

-
不吃他汀更伤肝?真相令人意外!
高血脂不治疗可能加重脂肪肝和肝损伤;他汀可降低肝癌风险33%并改善肝纤维化;需医生评估使用,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无转氨酶异常时无需保肝药。
2025-11-18 13:59:02

-
阿托伐他汀vs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与副作用对比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及作用时长相似。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肝脏代谢,对肝功能影响较大但停药可恢复;瑞舒伐他汀肌肉毒性风险更高。两者均需监测肌酸激酶及肝功能,阿托伐他汀对肾脏影响较小且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025-11-18 13:59:02

-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与维持时间对比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时间及维持:卡托普利15分钟起效,6-8小时作用;伊纳普利1小时起效,24小时有效;贝纳普利0.5-1小时起效,24小时平稳降压;培哚普利1小时起效,6小时达峰;福辛普利1小时起效,5-6小时作用最强。#降压药 #健康知识
2025-11-18 13:59:02

-
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手指操
针对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推荐三个手指操:一枪打四鸟(双手交替各做50次),五指依次触碰大拇指(双手对齐),帮助提升专注力与记忆力。
2025-11-18 13:59:02

-
中药三煎法:药效翻倍!泡脚更有效!
教你三招提升中药药效:1.冷水浸泡1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2.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20-30分钟,煎后挤压药渣回收药汁;3.剩余药渣加5倍水量第三次煎煮至40℃左右,祛湿方可泡脚,虚寒方热敷小腹,活血方熏洗疼痛处,实现药效最大化利用。
2025-11-18 1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