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2025-05-20 11:50:01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仝小林北京

   按照中医原创性思维有可能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是因为中医的很多治法,其实是自然现象的抽提,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但是,既然是自然现象,既然有效,就一定有科学内涵。只要找到了恰当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就有可能揭示其治病原理,既为现代科学所认同,又走出与现代医学不同的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有人说:中医用故事说话,西医用数据说话,谁是文学?谁是科学?——我倒觉得若能医文俱佳更好。古代的中医往往亦擅长文章,读其医案,欣赏其文,想见其时其人的风采,实在是羡慕地紧。说中医没有数据资料,那是对中医的误解。仲景的经方条文经过两千多年的临床验证,至今仍有实效,其数据还不够大吗?

   数据是现代医学的生命线,任何新药研发出来,其病理、药理、毒理以及临床应用都要有大样本的数据支持。但近一百来年,虽然有符合科学要求的大样本数据基础,新药却频频被淘汰。是现代仪器不够精密,还是实验设计不够科学,或者是小白鼠说了不算?反观中医中药,历经两千多年的临床验证,至今仍在应用。

   @老药铺

   中医诞生于中国,延续千年不灭,这是有道理的也是合理的。中医黑们我想也是吃中国饭长大的吧?如果中医不科学,那你每天吃的饭科不科学?按西餐定时定量标准,中餐全都不科学。吃过几天汉堡,就说肉夹馍不科学?

   @傅延龄

   中医学的许多词语被西医拿去,但到了那里,它们的含义却大不相同,此脾非彼脾,此痰非彼痰。可是西医是全球性主流医学,那些被拿去的词语,它们的西医学定义广为人知,被科学界和更为广泛的人群视为标准。我不知有多少人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也不知这种矛盾、冲突、不谐和尴尬的状况会如何解决。

   @黄老斯人

   现代物理趋近世界本原。传统中医理论对天地人整体宏观解读,有赖物理学的不断深入。中医属早期复杂性思维,它与当代复杂性科学根本上相洽。

   @中医唐云

   有人说,中医没经科学论证,是不科学的。我说,那请让科学来论证下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吧……宇宙在按自己的规律运行发展,没有科学论证,不代表规律就不存在,我们可以从各种现象中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再运用于疾病的治疗,这就是中医理论的来源。

   @王敬刮痧

   中西医源于东西方不同哲学思想。一些愤青用西方哲学理解东方哲学,用西医理解中医,凡不像西方的皆视为不科学落后的,这没有道理。

   @贠克强

   中华传统哲学有三个基本命题,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其中“天人合一”是根本,也是中医学的主要源头。其实,不光中医学,“天人合一”是衡量人类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是否具有真正科学性、持续前瞻性以及是否贴合人类生态化的金标准。顺应天道者昌,逆反自然者亡。

   哲学可以拿科学验证,但科学验证不了的哲学未必是错的,因为科学往往是相对的、局部的甚而是错误的。相对而言,中医哲学的成分多一点,西医科学的成分多一点。中医是在自然宇宙、社会环境中考察调理个体人之动态,西医是在具普遍意义的人体中观察调节各系统脏器、组织分子的关系。

大家都在看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仝小林北京   按照中医原创性思维有可能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是因为中医的很多治法,其实是自然现象的抽提,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但是,既然是自然现象,既然有效,就一定有科学内涵。只要找到了恰当的科学研究的方

2025-05-20 11:50:01
练太极拳“按捶”养肺

练太极拳“按捶”养肺

大姐早年做过餐饮,长期遭油烟熏,肺部和气管都落下了毛病。  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每次天气一变化,就容易咳嗽,也够折腾人。尽管,每次去医院开点药,都能止咳,但医生告诉她,要除根还得靠日常的保养,养肺不是

2025-05-20 11:40:02
节后清肠:减食+导引

节后清肠:减食+导引

不管您想不想吃,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家人团聚,亲朋满座,您还是吃得不亦说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肯定少不了,“腻”是节日期间最深刻的感觉。春节长假之后,怎么让胃肠清爽一下,是很多

2025-05-20 11:30:02
安睡胜补药

安睡胜补药

你是不是又因为各种工作、生活、学习压力睡不着了,神经衰弱、早醒、难以入睡等等时刻伴着你,让你苦不堪言!不怕,这时可以试试用传统中药帮您解决问题。验方一 炒酸枣仁20克(捣碎),甘草6克,浮小麦100克

2025-05-20 11:20:01
十乐养生法

十乐养生法

清代高桐轩曾写过一篇养生文章,名为《十乐》,“十乐”是何?十乐之一:耕耘耕耘虽然使人劳累,但又能使人身心健康。伏案一天,把锄半天,既可以享受田家之乐,又可以强壮人的体魄。在耕耘

2025-05-20 11:10:01
谈临床妙用少火生气法

谈临床妙用少火生气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药物之中气味纯阳者,易化壮火令正气虚衰,而药物气味温和者

2025-05-20 11:00:01
头孢和藿香正气水能同服吗

头孢和藿香正气水能同服吗

天气慢慢转热,很多家庭开始准备采购藿香正气药品,但近日朋友圈的“温馨提示”不断流传,称家庭常用的头孢胶囊与藿香正气水同时服用会中毒,更可能引致生命危险,引发很多人担心。起因:藿

2025-05-20 10:50:01
应用中草药驱蚊应用

应用中草药驱蚊应用

炎炎暑日,即使防护得再好,也难免被蚊虫这些小东西叮咬一下,被咬过的部位真是奇痒难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蚊虫叮咬是各种疾病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为了防止被蚊虫叮咬,备用好的驱蚊产品是必须的。现在对付蚊

2025-05-20 10:40:02
秋燥表现知多少

秋燥表现知多少

近日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

2025-05-20 10:30:01
小满后湿气增多“湿邪”易入侵

小满后湿气增多“湿邪”易入侵

小满后,湿气开始增多,会让人觉得很闷。在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湿邪”,这个时候的人体就易被“湿邪”侵入。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内科博士陈海玲说,湿气重的人,

2025-05-20 1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