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2025-05-13 12:00:01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初春时节,春暖花开,最适合喝花茶。面对各式各样的花茶,到底该怎么选呢?如果要在花茶中选一个性价比最高、最适合春季喝的茶,那就非菊花茶莫属了。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春季易生肝火

  菊花茶可以平肝火

  中医认为,五行中春季对应肝脏,这个时候肝脏活力最为旺盛,如果养护不当容易生“肝火”,尤其是喜欢熬夜和不爱喝水的人。肝火旺是中医的说法,是指易怒,易着急,伴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眼干目涩、头晕头痛、心烦失眠等症状的人,女性还可伴有**胀痛、月经不调等。有清肝火作用的药必须有“降、下”特点。

  清代药学专著《本草正义》中记载:“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摄纳下降,能平肝火。”因菊花有“降、下”特点,所以还有一定的降压功效,尤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病患者,效果很好。

  春节结膜炎高发

  菊花能辅治结膜炎

  春季温暖潮湿,利于各类细菌繁殖,极易引发各种眼疾,其中又以结膜炎居多。明代药学著作《药品化义》中记载:“(菊花能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而暴赤眼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春季干燥胃火旺

  菊花茶可以退胃火

  春季天气干燥,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人体会因体内缺少津液而诱发胃火上升。清代药学著作《本草新编》中记载:“甘菊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胃火即是胃热,多是因湿热、嗜酒、过食辛辣厚味引起,而用菊花泡水代茶喝可以清退胃火。

  春季易生风邪

  菊花能祛头目风火

  春季多风,天气变化快,人们最易遭受风邪的侵袭而致病。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因此风邪最易侵犯人体头面部,出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症状。

  清代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意思是说,虽然芳香之物都能治疗头目肌表的病症,但是这类药物大都辛燥,唯有菊花不同(性寒凉),所以对于头目部位的风火之疾,尤其适合用菊花。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夏公旭夏承志陈昱倩(杨璞整理)

大家都在看

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初春时节,春暖花开,最适合喝花茶。面对各式各样的花茶,到底该怎么选呢?如果要在花茶中选一个性价比最高、最适合春季喝的茶,那就非菊花茶莫属了。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春季易生肝火  菊花茶

2025-05-13 12:00:01
以“柔”养生 采用搓耳捏耳

以“柔”养生 采用搓耳捏耳

人到老年,一般都退休在家,生活节奏应该放慢,一切都应以“柔”为前提,会对养生大有益处。  饮食柔暖老年人牙齿松动、津液亏损、肠胃功能逐渐虚弱,应少吃不易消化和刺激性的食物。食宜

2025-05-13 11:50:02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艾很早就作为治病的药物应用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艾在《本经》列为上品,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女子经带胎产过程中,出现

2025-05-13 11:40:02
寒露养生调理当以温暖润燥 强身健体为重点

寒露养生调理当以温暖润燥 强身健体为重点

10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正如历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此时太阳直射点于南半球继续南移,我国所处的北半球的阳光照射角度已明显倾斜,地

2025-05-13 11:30:01
热敷成了包治百病的“良方”

热敷成了包治百病的“良方”

指导专家  邵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一科(关节骨科)主任医师  谣言:相信广大老年读者对于热敷解决关节疼痛的说法并不陌生。如“××热敷,专治关节炎、腰

2025-05-13 11:20:02
立秋养生 预防“秋乏”多味苦瓜

立秋养生 预防“秋乏”多味苦瓜

秋季宜防唇裂——由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嘴唇、口角的皮肤黏膜脱落、起鳞片,继而干裂出血。在这种情况下,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引起感染、糜烂,严重者还会出现肿胀、化脓。预防唇裂的方法

2025-05-13 11:10:01
敛阳护阴使阴阳相对平衡 达到养生目的

敛阳护阴使阴阳相对平衡 达到养生目的

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比较缓慢的水平。所以,冬季养生应特别注意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为了达到这一养生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常食肉类&mda

2025-05-13 11:00:02
韦陀献杵第二势导引法:通调三焦

韦陀献杵第二势导引法:通调三焦

韦陀献杵第二势疏导手少阳经筋,与此相应的是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经筋起于无名指端,结于腕背,沿臂上行后结于肘尖部位,又经上臂外侧上肩、颈,与手太阳的经筋相合;其分支从下颌角部进入,沿耳前,属目外眦,上过

2025-05-13 10:50:02
处暑且听《逍遥游》

处暑且听《逍遥游》

处暑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过后,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人们的起居作息也

2025-05-13 10:40:01
九旬“笛王”吹笛养心

九旬“笛王”吹笛养心

为九十高龄的老人做寿,一般都是 寿星高坐,前端置一大蛋糕,亲朋好友围 坐寿星,或念“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贺 词,或高唱“生日歌”,而笛子宗师陆春龄 的

2025-05-13 1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