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揺扇子 活动活动筋骨运动自在其中
我国扇子渊源较早,但是最早的扇子和现代的扇子并不是一回事。据史料记载,舜做五明扇,是仪仗用的,那时的羽扇除纳凉去暑外,主要是给帝王贵胄障尘蔽日,这一点有点像现代人夏天出门临时用扇遮阳。周朝时对仪仗的规格就有了明确的规定,天子出行用八扇,诸侯用六扇,大夫用四扇······这也是指仪仗说的,这些是为了凸显皇家威严和等级制度。
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形象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他的扇子也是一种象征。晋代的张载作过一首《羽扇赋》:“翔云之素鸟,体自然之至洁,飘缟羽于清风,拟妙姿于白雪······整个一个超然于世外的智慧之神。扇子成为人们身份地位、审美倾向、情趣追求的象征。从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在扇面上画画题字,兴于唐,盛于宋,到了清代达到一个高峰,扇面书画艺术开始蓬勃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扇画艺术也成为国画创作的一种特定形式,以其高雅的文化内涵、淡雅幽远的意境,而受到无数人的喜爱和崇尚。如果融入了题诗加画,无意之中就成了抒发情怀之物,图、文、书、画汇于一身,还可以有鉴赏之妙用,也成为世间难求的收藏珍品。如书画家的笔会,几乎每人手中一扇,其扇面必是一写一画,不是自家书画便是请名人、老师或师友书画,大家互相品评一番,赞叹一番,别有一种情趣在其中。更有许多书画家、业余书画者,在扇面上或书或画送人,不仅自家提高了艺术水平,也让他人得到艺术享受,一扇而得双乐,能不快欤。
《历代题画诗选注》,其中明代诗人李日华的题扇诗最多,题扇联最霸气的要算是朱元璋“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近代郭沫若曾为扇厂工人题诗一首:“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
到了唐代扇子的种类日益繁多,从材质上分,有羽扇、草扇、绢扇、纸扇;从价值上分,有价值连城的名人扇、象牙扇、玳瑁扇等和一般实用价值的普通纸扇;还有团扇、折扇等在形制上的区别,团扇又称“合欢扇,暗合中国人诸亊求圆的情结,汉成帝时女官班婕妤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唐代的王建是专写宫词的,他的《秋夕》诗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中指的就是绢扇。用纸做的扇是最大众化的也是最经济、最实惠的。
扇子的种类
羽毛扇 羽扇一般由鹅毛制成,但名贵的羽扇皆由鹤羽、雕羽、天鹅羽、谷鹰羽制成,扇柄用名贯贵的象牙、精雕的黄杨木等。羽扇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其羽毛扇出来的风和缓轻柔,是为病人和产妇祛暑用的佳品。还有一点就是,羽扇拿在手中很轻,摇动起来很省力,尤宜老年人使用。
折扇 尤其是评书艺人的折扇,根据故事情节,一会合上,突然又打开,显示出评书艺人高超艺术;还有围棋选手的折扇,也显示出艺人的高雅艺术。尤其是盛夏出行裨益良多。
蒲扇 此扇在过去山西临汾比较多,是用蒲草加工编制成的,有圆形、桃型、方型等,其一可扇风,二可遮阳,三可临时挡雨,四可当坐垫,五是婴儿的睡席。固然功能很多,但扇子的主要功能还是“引风”。
扇子之风具备柔和之美,风可以带走体肤上的热,所以人们摇动扇子产生的风让人感到清爽惬意,心态平和不疾不缓。当你睡着了,扇子也就不摇了,决无风邪内侵之虞。有句谜语似的诗句称扇子:“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扇子能健身
摇揺扇子,活动活动筋骨,运动自在其中。
远离肩周炎 手中摇扇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老年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长期缺乏运动及感受风寒所致,而摇扇可以远离风扇、空调,并使肩关节得到锻炼,加强肩关节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协调。
远离热中风 热中风是盛夏季节一种常见病,与外界气温高使用空调不当关系甚大。摇扇是一种单侧肢体运动,不仅可锻炼肢体的关节肌肉,还可锻炼大脑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远离精神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与季节变化有关。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会出现情绪波动,特别是中老年人,较容易出现情感障碍。用手摇扇消遣,可以怡情逸性。邀三二知己,在阴凉处坐一坐,谈天说地,精神上的郁闷就一扫而光。 (天津 刘淑远)
- 端午节艾草药香
- 叹气的原因“肝郁”“气虚”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517.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降压药不会使血管变薄变脆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沙坦类、普利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如扩张血管、减少阻力、减慢心率等,并不会导致血管变薄变脆或硬化。相反,它们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长期高血压才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原因,需规范用药控制血压。
2025-11-18 14:00:02

-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有何不同?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成分不同:滴丸含丹参素、三七总皂苷及冰片,片剂含丹参酮、三七粉及冰片。滴丸起效更快(3分钟融化、3-8分钟缓解心绞痛),且冰片用量少对胃肠道刺激小,更适合急性心脑血管症状患者舌下含服。
2025-11-18 14:00:02

-
动脉斑块不等于脑梗!四高控制是关键!
动脉斑块分为低回声(不稳定)和强回声(稳定),狭窄<50%风险低,>50%需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并控制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遵医嘱定期复查可降低脑梗风险。
2025-11-18 14:00:02

-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能否同用?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不宜同时服用。硝酸甘油降压需谨慎;速效救心丸起效较慢;丹参滴丸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或含服无效应立即就医。
2025-11-18 14:00:02

-
颈动脉斑块:类型与治疗方法
颈动脉斑块是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病变,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引发。分为易损性(低回声)和非易损性(等/强回声)两种类型。症状多在血管狭窄闭塞或斑块破裂时出现,如头晕、肢体无力等。可通过颈部彩超、CTA或DSA检查诊断,并根据狭窄程度决定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2025-11-18 14:00:02

-
不吃他汀更伤肝?真相令人意外!
高血脂不治疗可能加重脂肪肝和肝损伤;他汀可降低肝癌风险33%并改善肝纤维化;需医生评估使用,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无转氨酶异常时无需保肝药。
2025-11-18 13:59:02

-
阿托伐他汀vs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与副作用对比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及作用时长相似。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肝脏代谢,对肝功能影响较大但停药可恢复;瑞舒伐他汀肌肉毒性风险更高。两者均需监测肌酸激酶及肝功能,阿托伐他汀对肾脏影响较小且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025-11-18 13:59:02

-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与维持时间对比
普利类降压药起效时间及维持:卡托普利15分钟起效,6-8小时作用;伊纳普利1小时起效,24小时有效;贝纳普利0.5-1小时起效,24小时平稳降压;培哚普利1小时起效,6小时达峰;福辛普利1小时起效,5-6小时作用最强。#降压药 #健康知识
2025-11-18 13:59:02

-
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手指操
针对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推荐三个手指操:一枪打四鸟(双手交替各做50次),五指依次触碰大拇指(双手对齐),帮助提升专注力与记忆力。
2025-11-18 13:59:02

-
中药三煎法:药效翻倍!泡脚更有效!
教你三招提升中药药效:1.冷水浸泡1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2.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20-30分钟,煎后挤压药渣回收药汁;3.剩余药渣加5倍水量第三次煎煮至40℃左右,祛湿方可泡脚,虚寒方热敷小腹,活血方熏洗疼痛处,实现药效最大化利用。
2025-11-18 1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