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古今对比
大家好!最近经常给大家科普养生知识,在整理相关内容时常常想起《黄帝内经》里的一段经典论述。
古人将养生之道阐述得如此精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遵循自然规律调养身心的人能够达到"形与神俱"的理想状态,在顺应生命规律的前提下颐养天年,《度百岁乃去》。
反观今人却往往违背这些原则:"以酒为浆"指沉溺于酒精;"以妄为常"意味着放纵欲望;"醉以入房"暗示纵欲过度;"以欲竭其精"描述过度消耗精气;"以耗散其真"则指损耗生命本源。这些人不懂得保持身心平衡(持满),忽视精神调养(不时御神),急于求成(勿快其心),违背生命规律(逆于生乐),最终导致过早衰败。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在两千多年前就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及养生之道。这段文字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特别值得品味的是其中蕴含的生命智慧:"法于阴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于术数"体现平衡调和理念;"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则构成完整的健康生活准则。古人用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延年益寿的核心要素。
您是否理解这些古语背后的深意呢?我们的先祖在医学领域的造诣实在令人叹服!
- 高血压控压秘诀:3吃3不吃减药指南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2995.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古今对比
《黄帝内经》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养生:古人饮食有节、起居规律、劳逸适度,故能形神俱全享高寿;而今人酗酒成性、行为放纵、纵欲过度、作息紊乱,则加速身体衰败。"以酒为浆"指将酒当作日常饮品调和气血,"以妄为常"喻指将违背常理的行为视为常态生活。
2025-11-13 23:00:02

-
血脂四项关键指标解析
血脂化验单关键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四项。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是重点,前者过高易致动脉硬化,后者过高需警惕急性胰腺炎。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有益心血管健康。
2025-11-13 22:59:01

-
低压高:年轻杀手!比高压更高危?
高压高和低压高均危险,但低压高更易被忽视。年轻人体内低压升高常伴随动脉硬化初期,外周阻力增大导致血管损伤更隐蔽且难控制,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后果。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需关注血压变化并及时干预。
2025-11-13 22:59:01

-
一分钟号脉识寒热虚实
一分钟教你号脉:找手腕大拇哥侧寸口,食指寸、中指关、无名指尺对应心肝肾与肺脾肾。脉快为热或气滞,慢为寒或脾虚;有力属实,无力属虚。喜脉如珠滚盘滑润,缓脉见于孕妇或痰湿实热者。
2025-11-13 22:59:01

-
突然大汗需警惕!这些情况要就医
出汗多可能是身体虚的表现,但需区分正常与异常:运动、高温或情绪波动(如紧张、焦虑)时出汗属正常;进食后或更年期因激素变化引发的出汗也常见;无明显诱因的持续性自汗、盗汗多与气虚、阴虚相关;药物副作用或疾病(如糖尿病、甲亢、肺结核)可能导致异常出汗;若突然大汗伴乏力、心慌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
2025-11-13 22:59:01

-
高血压控压秘诀:3吃3不吃减药指南
高血压患者需做到"三吃三不吃":限盐(每日≤5克)、禁酒、忌高糖;多摄入高钾食物(如菠菜、西兰花)、低脂高蛋白(鸡鸭鱼虾蛋奶)及全谷物(燕麦、糙米)。配合运动、保持心情、按时服药可有效控压。
2025-11-13 22:59:01

-
家庭测压正确方法
正确测血压需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且双腿不交叉;袖带应与心脏平齐,距肘窝2-3厘米并松紧适中;建议测右臂因血压通常较高;测量时间选服药前,每次间隔3分钟并取后两次平均值;家测更准确因避免白大褂高血压现象。
2025-11-13 22:00:02

-
3句话看懂血常规三大指标:贫血感染与血小板
血常规必查!红细胞/血红蛋白低→贫血;白细胞低→免疫力差或病毒感染,高→细菌感染(淋巴/中性粒升高可辅助判断);血小板低→出血风险,高→血栓风险。若三大项正常,则其他指标无需特别关注。
2025-11-13 22:00:02

-
阿尔茨海默症早筛早干预关爱长辈健康
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需及时筛查以排除疾病。预防措施如锻炼、社交、控制血压等可延缓病情发展。
2025-11-13 22:00:02

-
心脏不适该做哪些检查?科学选择最关键
心脏不舒服别盲目做贵检查!需根据症状选择:心电图查心律失常和急性问题;动态心电图评估24小时变化;平板运动试验看运动时缺血;心脏彩超查结构及瓣膜病;冠脉CTA排查血管斑块狭窄;BNP辅助诊断心衰程度。合理选择才能精准判断!
2025-11-13 2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