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致心脑血管病:尼古丁与金属铬的危害

2025-11-26 06:30:02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吸烟致心脑血管病:尼古丁与金属铬的危害

大家好!前一段时间我发了一篇文章,讲述一位男子一年发生三次脑梗的情况,并推测可能是吸烟导致的。评论区因此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有人认为他爷爷一辈子吸烟却活到90多岁;有人质疑我的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有人表示不喝酒不吸烟的人生毫无意义。

今天我想详细讲解一下吸烟是如何危害血管健康的。许多人知道的是吸烟会引发肺部疾病(如肺癌),但很少意识到它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严重威胁。

香烟中的尼古丁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会刺激神经末梢及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导致血管持续收缩、血流阻力增大。当血流变慢时,血液中的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

尼古丁在引发血管收缩的同时还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长期反复吸烟就像用刀反复切割血管内壁,在裂隙处聚集了不该存在的血小板、白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加速全身血管老化、内膜增厚,并最终形成血栓。

此外,香烟中还含有金属铬等有毒成分。铬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血压升高,并对心肌造成直接损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有人仍然认为吸烟有益健康或无害身体,请恕我无法继续说服您。

大家都在看

吸烟致心脑血管病:尼古丁与金属铬的危害

吸烟致心脑血管病:尼古丁与金属铬的危害

吸烟通过尼古丁刺激神经末梢释放肾上腺素等物质,导致血管收缩、内皮损伤及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梗。烟中含有的金属铬等毒素还会加剧高血压和心肌损伤。

2025-11-26 06:30:02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南:控制与药物选择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南:控制与药物选择

刚发现高血压且无明显不适者,可先通过饮食、运动、减重等改善生活方式;若1-3个月无效则需用药。舒张压≥100mmHg需立即治疗,首选洛尔或沙坦类药物;若单药控制不佳应联合用药,并排查肥胖、压力等诱因及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2025-11-26 06:30:02
高血压并发症信号别忽视

高血压并发症信号别忽视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易引发肾损伤、视力模糊、失眠、心慌胸闷及晨昏时段头晕头痛等并发症。若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测压并就医排查。

2025-11-26 06:30:02
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怎么查?

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怎么查?

脑供血不足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若正常,进一步做颈部血管彩超、颈椎核磁、脑CTA/MRA/DSA及心电图心脏彩超。

2025-11-26 06:30:02
吃他丁类药物需注意什么

吃他丁类药物需注意什么

他丁类药物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LDL>4.9或TC>7.2、高血压/糖尿病伴LDL>3.4或TC>5.2及高血压伴其他危险因素且LDL>2.6人群。血脂达标后可尝试停药但需复查;有危险因素者不可随意停药。常见副作用包括肝功异常、肌肉损伤和血糖升高,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替代药物如依折麦布等但不可完全替代。复查周期为初始4-8周、后续3个月及半年至一年一次。

2025-11-26 06:30:02
科学饮水四原则及三大禁忌

科学饮水四原则及三大禁忌

科学饮水关键不在于量而在于方法:晨起一杯温水稀释血液防血栓;心脏及肾功能不佳者需控制饮水量;避免饮用含军团菌的一生水、易污染的有质水及高温烫水;遵循主动补水、量出而入、白水为主、定时提醒四原则,保持尿液清澈无口干为理想状态。

2025-11-25 09:11:44
女七男八:女性成熟早衰老快如何养生?

女七男八:女性成熟早衰老快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记载女七男八周期差异:女子7岁换牙,14岁初潮,28岁体健,35岁初衰,42岁白发,49岁绝经;男子8岁体长,24岁发育旺盛,32岁巅峰,64岁衰退。女七男八规律说明女性成熟早衰老快,需注重饮食节制作息规律适度劳作防熬夜以延缓衰老。

2025-11-25 09:11:44
胃病三大信号!修复黏膜才是关键

胃病三大信号!修复黏膜才是关键

胃病常因黏膜损伤导致反复发作,三大信号包括反酸烧心、空腹/餐后不适及食欲下降。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黑便呕血应及时查胃镜。

2025-11-25 09:11:44
这5种让心脏罢工的行为你占几项?

这5种让心脏罢工的行为你占几项?

心脏一旦停跳生命就结束!这5种行为易致心脏罢工:吃太饱引发心梗;吸烟损伤血管;久坐增加80%死亡风险;熬夜诱发动脉硬化;压力大导致心律失常。保护心脏需忌烟酒、多样化饮食、七分饱、充分运动、规律睡眠!

2025-11-25 09:11:44
5种身体异常别慌!都是老化的信号

5种身体异常别慌!都是老化的信号

查出窦性心律不齐、动脉斑块、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失眠和前列腺钙化均为正常生理现象,与年龄增长相关,非疾病所致。无需过度担忧,保持三高控制、规律作息即可,不影响生活则无需特殊处理。

2025-11-25 0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