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2024-02-19 06:10:01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200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16种教材。

    总体上讲,这套教材基本把握住了有关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性、先进性、公认性、权威性、实用性等教材编写要求;实事求是的、较准确的反映了我国各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研究进展;高度重视了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培养等。

    现本着爱护、珍惜这套教材之心,结合在使用这套教材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谈谈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存在问题的粗浅认识,供学术界讨论。

    “疾病概述”中的问题

    主要是中西医病名对照研究和中医病名不能随意创造。

    如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述”中“本病与中医学的‘感冒’相似,又称‘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其中“重伤风”无文献依据。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概述”中“感染性心内膜炎与中医学的‘心瘅’相类似。……也可归属于‘温病’、‘心悸’、‘胸痹’、‘瘀证’等范畴。”其中“瘀证”不属于中医学疾病名称。

    第六章“痛风的概述”中“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病’、‘肢体痹’等范筹。”但笔者认为:一是痛风不能混同于一般风寒湿痹的“痹病”。二是中医学没有“肢体痹”病名。三是中医学有“痛风”病名。始见于《丹溪心法·痛风》曰“其痛风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等。因此西医的“痛风”病与中医“痛风”病名一致。

    笔者建议:西医病名要依据ICD10标准,中医病名应以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为准加以规范。加强中西医病名对照研究。

    “病因病理”中的问题

    西医病因病理

    各节对该项撰写的体例、内容不统一,而且多文不对题。如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病因病理”写的是“(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2.发病机制;(二)病理(病理解剖)”。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病因病理”写的是“1.病因、2.诱发因素、3.发病机制(无“病理”,即无病理解剖内容)”。心绞痛的“西医病因病理”写的是“1.病因和发病机制、2.病理(病理解剖)”。心肌梗死的“西医病因病理”写的是“(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理1.病理解剖、2.病理生理”,等等。

    中医病因病机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应遵循“病证结合”思路方法,重视和研究中、西医学有关病因、病机、发病机制的某些共性认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性。一方面本着“病-证-因”密切相关的原理,以中医文献为依据,针对不同的“病”梳理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的中医病因病机,避免千篇一律的、缺乏针对性的泛泛而论。

    同时,要经过认真研究,实事求是地思考“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两者之间的互相呼应和联系性。如中医学的“先天禀赋”与西医学的“遗传因素”;中医学的“外感六淫”与西医学的“感染因素”;中医学的“情志”或“七情内伤”与西医学的“精神”或“心理”因素等彼此之间的相互对应性、相通性。

    根据中医“证”的概念内涵,实质是对引起证候(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病因、病位、病机、病性、病势的理论概括,即对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归纳和理论概括;而中医病因病机又是融病因、病位、病机、病性、病势为一体的理论概念。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思维再升华便构成“证”概念,直白地讲就是中医病因病机加“证”字。

    不同的病因病机构成不同的证型。“辨证”即辨别或识别证型,明确证的诊断。“辨证论治”即在明确辨证诊断或称证候诊断(即辨识中医病因病机)基础上,针对中医病因病机之理,而予以相应之立法、选方、用药。因此,对每一个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归纳、概括,必然与“辨证论治”的辨证分型相一致,使辨证论治紧密结合病因病机,更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然而,此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各节的“中医病因病机”不仅论述形式、方法不统一,有些概念和概念的运用欠规范,而且大多数编写者没有思考到“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各证型之间的理论关系等。如:

    (1)将中医病因病机分解为病因和病机论述。如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论述为:“(一)病因:1.情志失调、2.饮食所伤、3.久病过劳、4.先天禀赋异常。(二)病机:1.肝阳上亢、2.痰湿中阻、3.瘀血阻络、4.肝肾阴虚、5.肾阳虚衰……综上所述,高血压一病,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劳伤、先天禀赋不足等。”而本节的“辨证论治”的证型分为:“1.肝阳上亢证、2.痰湿内盛证、3.瘀血内停证、4.肝肾阴虚证、5.肾阳虚衰证”。

    问题:一是虽然作者将中医病因病机分解为病因和病机,但在病因的论述中夹有病机;病机的论述中夹有病因,二者难以分离互相包含,而且内容重复。中医病因病机是融病因、病位、病机、病性、病势为一体的理论概念,因此不需再分别论述病因、病机。二是同语重复。如“病因”开头语讲“本病形成主要原因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及先天禀赋不足等。”“综上所述”又讲“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劳伤、先天禀赋不足等”。实际这两句均可省略。三是概念不规范。如先称“高血压病”后称“高血压一病”;先称“饮食不节”后称“饮食所伤”;先称“久病过劳”后称“久病劳伤”;先称“先天禀赋不足”后称“先天禀赋异常”。“病机”中称“痰湿中阻”、“瘀血阻络”,“辨证论治”中却称“痰湿内盛”、“瘀血内停”等,前后概念不一致。

    (2)所归纳的“中医病因病机”仅属病因,而非病因病机。如阻塞性肺气肿的中医病因病机在一般论述基础上归纳为:“1.脏腑功能失调;2.六淫等邪气侵袭”。而这两项只属笼统的病因范畴,而非针对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病机概念。

    (3)所归纳的“中医病因病机”有的是病因,有的属病因病机。如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归纳为:“1.饮食所伤、2.情志内伤、3.脾胃虚弱”。前两者是病因;后者属病因病机概念。

    (4)对中医病因病机未加归纳分析,只是泛泛而论。如心肌梗死的中医病因病机中,未见一项与其辨证论治各证涉及的“气滞血瘀”、“寒凝心脉”、“痰瘀互结”、“气虚血瘀”、“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心阳虚脱”病因病机概念。

    “治疗”中的问题

    “辨证论治”论述不规范

    (1)辨证要准确:如第七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归纳为:“1.风热犯肺、2.痰热壅肺、3.热闭心神、4.阴竭阳脱”。其“辨证论治”的辨证却分为:“1.邪犯肺卫证、2.痰热壅肺证、3.热闭心神证、4.阴竭阳脱证”。病因病机之“1.风热犯肺”,到辨证论治却为“邪犯肺卫证”。不仅前后不相对应,造成理论脱离实际之嫌;而且“邪犯肺卫证”缺乏病性寒、热、虚、实之内涵,难以此证立法、选方、用药。而书中表述的“邪犯肺卫证”的证候为:“发病初起,咳嗽咯痰不爽,痰色白或黏稠色黄,发热重,恶寒轻,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一派“风热犯肺”之象。其所列“治法”也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恰对“风热犯肺证”,表明将该证候辨证诊断为“邪犯肺卫证”是不准确的,应改为“风热犯肺证”。仅这一改也使“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做到互相呼应。

    问题:所谓辨证论治,乃首先辨证,依据或针对证而立法、选方、用药。上述肺脓肿的辨证论治没有辨证诊断,成了依据或针对“期”或“证候”的“辨期论治”或“辨证候论治”,与辨证论治命题不符。

    (3)关于“辨证论治”项之“证候”:所谓证候即证的临床表现,包括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尤其强调不可缺舌象、脉象)。值得提醒和注意的是有些章节辨证论治的证候却偏偏缺失了舌象、脉象。

    (4)关于中医术语规范运用问题:如阻塞性肺气肿的“辨证论治”之“肺肾两虚证”的治法为“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方药为“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如见喘脱危象,急加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补气纳肾,回阳固脱”。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辨证论治之“肺肾气虚证”的治法也为“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方药为“补肺汤加减。肾不纳气者,加胡桃肉、沉香以纳气定喘;……如见喘脱危象者,急加参附汤送服黑锡丹以补气纳肾,回阳固脱”。两者证候、治法相同,因此该两病之“证”应当是“同证”。但前者称“肺肾两虚证”,后者却称“肺肾气虚证”;两者治法均为“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在方药中却又出现“补气纳肾”概念。中医脏腑学说只有“肾主纳气”,肾气虚,则肾不纳气,动辄气喘等,理应“补肾纳气”。不仅中医学文献无“补肺纳肾”或“补气纳肾”之说,更无“纳肾”之谓。一般“肺肾气虚证”的治法为“补肾益肺,纳气定喘”,方药多以人参蛤蚧散加减。笔者建议:应以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为准加以规范。

    关于“常用中药制剂”的问题

    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称谓不统一。有的章节称“中药成药制剂”,有的称“常用中药制剂”。从撰写的内容看实际是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因此建议统称“常用中成药”。

    二是所选用的中成药必须是有“国药准字号”者,否则不准纳入教材。如治疗急性肾衰竭的“常用中药制剂”所选用的“冬虫夏草……每日2~3g,单煎汤或研粉。”只是一个单方,不是中成药,不应纳入“常用中成药”。

    三是中成药必须辨证用药。但是本教材中“常用中药制剂”有的只写主治什么病,而不讲辨证用药;有的只写功效、用法,不辨证选用中成药。如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选用的金水宝胶囊,只写到:“功效:补肾保肺,补精益气。口服,每次3~5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还有的则把辨证用药写的五花八门,很不规范。

    以上举例简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颇具普遍性,值得中西医结合学术界认真对待。文中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大家都在看

洗脸正确步骤延缓肌肤衰老

洗脸正确步骤延缓肌肤衰老

洗脸的步骤要因洗面奶而手法略有不同。但基本没什么差别,主要是第一小步有差别。按照下图手法洗脸可以起到预防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洗脸正确步骤延缓肌肤衰老  洗脸的手法  1、(无泡沫的洗面奶):先把脸打

2025-04-29 15:30:02
男童脑内长虫只因爱做这事

男童脑内长虫只因爱做这事

最近出现了一件事情让人们对于寄生虫的关注又开始重视了起来,相信这则新闻有狠毒朋友都听说过,一男童因为身体抽搐不止,被老师送往医院诊治,在病情被控制后,男童回到家中竟然在一天内抽搐了20多次,这一下可急

2025-04-29 15:20:02
养生常识 防止脱发掉发的小妙招

养生常识 防止脱发掉发的小妙招

掉头发人人都有,不过有的人掉得多,有的人掉得少。而有些人还会一片一片地掉,最后都掉成了秃子,一根头发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肯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会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冬季如何保护你美丽的秀发。

2025-04-29 15:10:01
月经走了3天又有血怎么回事

月经走了3天又有血怎么回事

1、月经过后三天后又流血.是怎么回事?   考虑可能是功血,子宫肌瘤和排卵期出血,妇科炎症都可能的 .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

2025-04-29 15:00:02
来月经9天了怎么回事

来月经9天了怎么回事

1、大姨妈来9天了而且量很多怎么回事   你好,月经量过多的原因可能是:一、子宫内膜异位二、女性生殖器官并不是完全密闭的,它与外界之间半开放的通道使之有机会受到来自外界各种致病因素的侵扰。三、子宫功能

2025-04-29 14:50:02
必知的美白嫩肤的八个常识

必知的美白嫩肤的八个常识

众多美女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更加白皙美丽,更加能够让自己在渡假之时,拥有令众人羡慕的光滑、白皙、精致的美肤!  1、使用美白品需要配合其它护肤品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你选用了成套的美白护肤系

2025-04-29 14:40:02
生活保健 这些脚部症状暗示我们病了

生活保健 这些脚部症状暗示我们病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脚部变化看出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的变化。中医学认为,双脚是一个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部位。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反应区,因此脚能反映出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那么你知道

2025-04-29 14:30:01
月经来了十几天还不干净怎么办

月经来了十几天还不干净怎么办

1、月经来了十几天还没干净怎么办   你好!不知道你今年多大年龄了?月经持续不停止 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如激素水平异常 妇科生殖器问题 建议去去医院检查一下 以免持续出血 导致感染。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

2025-04-29 14:20:02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

文章目录一、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1.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2. 老人血压低的食疗食谱3. 老人血压低的中医偏方二、老人血压低怎么办三、血压低的危害有哪些  老人血压低吃什么补品好  1、老人血压低

2025-04-29 14:10:02
颈椎病诊断金口诀(一)

颈椎病诊断金口诀(一)

脊髓型  下肢先紧麻 走路如踩花 胸腹如束带 手麻握力差 反射均亢进 病理征有俩  神经根型  颈臂疼、睡不成咳嗽、喷嚏能加重颈手活动差 压头臂从要牵拉 麻木、感觉  反射要检查  椎动脉型  头痛、

2025-04-29 1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