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到 消忧防秋燥

2025-05-13 12:40:02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处暑后,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雨水渐少,秋风瑟瑟,空气干燥,昼热夜凉,而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若不注意养生保健,特别容易患病或旧病复发。

调养起居 消减秋乏

入秋后,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被称为“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所以容易感到疲乏。其实,人们体内的阴阳本来是很平衡的,白天劳累对身体的损伤都需要在晚上的睡眠中进行自我修复。若能好好休息,一些小毛病就自行恢复了,但是如果晚上睡眠没有保证,导致人体的免疫机制被打乱,小病得不到修复,就会变成大病。所以,此时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起居作息。有专家指出,处暑后,年轻人每天至少要保证7小时的睡眠,老年人最少需要6小时。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若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子时,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而午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适当秋冻 着实有理

“春捂秋冻”是古人一条非常实用的生活谚语,“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因此,处暑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穿很厚的衣服。

初秋之“冷”并不是“寒”,“皮肉之冷”是可以忍耐的,采取“秋冻”对于适应冬天的严寒有很大的好处。21nx.com特别是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们,应进行适量的秋季锻炼,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晚上出门还是应该适量添加衣物;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以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调节情志 消忧解愁

一般而言,入秋后人的情绪都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求调畅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切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更可以选择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利用外出旅游、爬山、交友、慢跑等方式来愉悦身心,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润肺养肺 防止秋燥

处暑时节,昼热夜凉,此时的气候特征为干燥,天气少雨,空气中湿度小,人们往往会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干燥,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大便干结等症状,而以上这些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

中医认为,解除秋燥多用润法。可以喝一些以百合、银耳、川贝、蜂蜜等这些润肺养肺、清热生津的材料熬制的汤水,如绿豆汤、川贝雪梨炖冰糖、银耳莲子汤、蜂蜜柚子茶、菠菜汤等。

而根据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冬瓜、莲藕、白萝卜、大白菜等;水果方面,可以选择梨、香蕉、哈密瓜、苹果等;但此时应尽量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

大家都在看

处暑时节到 消忧防秋燥

处暑时节到 消忧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雨水渐少,秋风瑟瑟,空气干燥,昼热夜凉,而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若不注意养生保健,特别容易患病或旧病复

2025-05-13 12:40:02
肩周炎挂号应该挂什么科室

肩周炎挂号应该挂什么科室

肩周炎患者挂号应选择骨科或康复医学科,若症状严重可优先考虑骨科。肩周炎是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炎、粘连引起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  1、药物治疗是缓解肩周炎疼痛

2025-05-13 12:30:02
中医养生学 理论和方法

中医养生学 理论和方法

中医养生学是指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于中医养生的重视,相关中医

2025-05-13 12:30:02
食管癌放疗后喉咙疼怎么办

食管癌放疗后喉咙疼怎么办

食管癌放疗后喉咙疼是常见的副作用,主要由于放射线对喉咙黏膜的损伤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物理疗法缓解症状。具体方法包括使用口腔喷雾、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保持口腔湿润。  1.药物治

2025-05-13 12:20:02
单腿跳治头晕 睡前保健操

单腿跳治头晕 睡前保健操

睡前保健法是一种无副作用的保健方法,若长期坚持,可促进全身代谢,对防病益寿有积极的作用。  双掌搓耳:即两掌拇指侧紧贴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后,用力搓摩双耳1~2分钟,可疏通经脉、清热安神,防止听力

2025-05-13 12:20:01
养生保健 端午习俗

养生保健 端午习俗

在古代,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古时候端午节也有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挂艾草、吃粽子、戴香囊、熏苍术、浴兰汤、

2025-05-13 12:10:01
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初春时节,春暖花开,最适合喝花茶。面对各式各样的花茶,到底该怎么选呢?如果要在花茶中选一个性价比最高、最适合春季喝的茶,那就非菊花茶莫属了。菊花茶被认为是春季养生的第一花茶。  春季易生肝火  菊花茶

2025-05-13 12:00:01
以“柔”养生 采用搓耳捏耳

以“柔”养生 采用搓耳捏耳

人到老年,一般都退休在家,生活节奏应该放慢,一切都应以“柔”为前提,会对养生大有益处。  饮食柔暖老年人牙齿松动、津液亏损、肠胃功能逐渐虚弱,应少吃不易消化和刺激性的食物。食宜

2025-05-13 11:50:02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端午药食艾叶保健

艾很早就作为治病的药物应用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艾在《本经》列为上品,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女子经带胎产过程中,出现

2025-05-13 11:40:02
寒露养生调理当以温暖润燥 强身健体为重点

寒露养生调理当以温暖润燥 强身健体为重点

10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正如历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此时太阳直射点于南半球继续南移,我国所处的北半球的阳光照射角度已明显倾斜,地

2025-05-13 1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