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传承 熬膏的乐趣 熬膏的规范

2025-05-20 12:10:01 来源 : 聪康网 热度 : 0

精心处方,对症下药,煎煮取汁,浓缩成膏。一料膏方凝结了中医人的神思妙想,倾注了大众对健康的期盼。本文以《本草中国》中方回春堂俞柏堂老药工收徒传授熬膏技术为引子,讲述中医膏方知识,介绍家庭熬膏的简易做法,以及医院、医馆熬膏的规范技艺,让中医传统的熬膏技术薪火相传,造福民众。

中医的师徒传承,使得经典古方、制作技艺薪火相传。在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中,杭州方回春堂的俞柏堂老药工,为了传授膏方制作技术,对小师傅程东进行了严格的考验。因为“熬膏是一场脑力与耐力的博弈,既需要谋篇布局,也得要步步为营,在简单的膏方背后,都凝聚着深思熟虑的匠心”。

膏方的传承

俞柏堂传授的“熬膏”技艺,是一种中药内服膏方的加工方法。膏方由中医师根据服用者的不同体质和病证处方用药,然后由药剂师配方熬制,做成膏的形状,供大众祛病保健。

一料膏方相当于20~30剂普通中药的剂量,用药少则数味,多则数十味,多种治法同用,多方组合,兼顾主次,一次制作可供较长时间服用,能适应复杂的病症及不同体质的调治需要。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即有膏方记载,到了唐代,在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提及的膏方组成、制作已经与现代的相差无几了。古方琼玉膏、集龄膏、龟鹿二仙膏被广泛地应用于祛病保健,惠及今人。

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调和血气,平秘阴阳,祛病保健,膏方完全能实践中医治病的真谛。秦伯未说,膏方并非是单纯的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叶熙春说,临床应用膏方,非单纯于补益,对虚实夹杂,病后失调,或痼疾顽症,如劳损、痰饮、咯血、胃脘痛、遗精、滑精、痿证、痹证、关格、疮毒,以及月经不调、不孕症、产后病、崩漏、带下等,均能恰当地于滋补之中寓以祛邪调理,而获良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膏方宝典》一书,介绍了应对亚健康、安养心神、提高性功能、抗衰延年、美容保健的膏方,还涉及妇儿疾病、内科疾病、风湿及骨关节疾病、肿瘤等近60种症证的调治膏方。

熬膏的乐趣

82岁的赵老,眼不花,耳不聋,血压不高,身体硬朗,他把自己的健康都归功于每年坚持服用膏方。他从1962年开始,一到冬天就会买红参、阿胶、龟板胶各半斤,再让名医开个处方,配上几剂中药,自己动手煎药、熬膏,吃上两三个月,一吃就坚持了40多年。

怎样让膏方发挥最好的效果,熬制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过去,江浙地区许多家庭都有家中熬制膏方的习惯,我自己也有熬膏的经历。

首先是对证配好中药,让医馆代煎好;再把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加黄酒浸上一夜;另将核桃肉、黑芝麻用淡盐水炒一下,同时准备好枸杞子、冰糖。熬膏时,把一包包的药液倒入锅中,煮沸后改用小火浓缩,再把经酒浸过、已经烊化的胶倒入,同时放核桃肉、黑芝麻,用小火煎煮,边煮边用竹片搅动,使药汁浓缩、不粘锅;直至交融成浆后,放入枸杞子、冰糖收膏。膏愈熬愈浓,气味会变得香甜诱人,那时女儿还小,每逢我熬膏时都会凑上来喊着要吃膏!

传统膏方琼玉膏,用药虽仅人参、生地黄、茯苓和蜂蜜4味,但熬制要求十分严格:需要将人参、茯苓研成细粉,蜂蜜用生绢滤过;生地黄捣取自然汁,捣时不得用铁器。准备妥当后,把地黄汁同蜜熬煮,再调入高丽参、茯苓粉,和合成膏。

熬膏的规范

熬膏是有特殊要求和技术窍门的,先煎后下,煎煮时间,投料步骤,收膏用火,都是大有讲究。现在家庭熬膏日益减少,大多交给医院、医馆代劳了。

熬膏的场地,要考虑浸泡、浸煮、浓缩、收膏等要求,需要宽敞洁净,要有煎煮用具,温控设备。

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都影响到中药有效成分的析出,需要认真对待。如枫斗,一般人认为先煎30分钟即可,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做法是,先打成粉末,最加水煮上四五个小时,只有这样才能使药效得到发挥。

煎药要求煎煮两次,也有煎三次的,然后合并药汁浓缩。《中国药典》对龟鹿二仙胶的煎煮要求:先是龟甲水煎煮3次,每次24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鹿角制成6~10厘米的段,漂泡至水清,加水煎煮3次,第1、2次各30小时,第三次20小时,煎液滤过后合并,静置;党参、枸杞子加水煎煮3次,第一、二次各2小时,第3次1.5小时,再将煎液过滤,合并静置,然后合并三种滤液,进行浓缩,加糖处理。

药液浓缩前,要过滤处理,选择24~40目不锈钢筛滤过,静置沉淀,取清液进行浓缩。浓缩时,把过滤药液放药锅中,加入经特殊处理的细料,一起加热至沸腾,改用文火,加入胶类药、酒、糖及蜂蜜等,不断搅拌,至药汁“挂旗”或“滴水成珠”时加入细粉,充分搅匀后熄火起锅。

火候掌握上,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即文火,保持煎液沸腾状态,并不时搅拌,防止底部结块、焦化,同时不断用网捞去或撇去浮沫,作不溶物检查,在符合规定后再加入药材细粉,熬成膏滋,乘热倒入事先经清洗并消毒过的容器中,放凉,待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再行封盖冷藏。

精心处方,对症下药,煎煮取汁,浓缩成膏。一料膏方凝结了中医人的神思妙想,倾注了大众对健康的期盼。全国各地医馆,每天都会有前来开膏方的客人,旺季时一天就会开出上百料的膏方,这对拟方熬膏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好在有俞柏堂们的担纲,程东们的出师,使得中医膏方薪火相传,造福民众。(施仁潮)

  • “灸感”的临证体验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815.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膏方的传承 熬膏的乐趣 熬膏的规范

膏方的传承 熬膏的乐趣 熬膏的规范

精心处方,对症下药,煎煮取汁,浓缩成膏。一料膏方凝结了中医人的神思妙想,倾注了大众对健康的期盼。本文以《本草中国》中方回春堂俞柏堂老药工收徒传授熬膏技术为引子,讲述中医膏方知识,介绍家庭熬膏的简易做法

2025-05-20 12:10:01
“灸感”的临证体验

“灸感”的临证体验

□ 原飞虎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院《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气至&rdq

2025-05-20 12:00:01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中医诞生于中国 延续千年不灭

@仝小林北京   按照中医原创性思维有可能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是因为中医的很多治法,其实是自然现象的抽提,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但是,既然是自然现象,既然有效,就一定有科学内涵。只要找到了恰当的科学研究的方

2025-05-20 11:50:01
练太极拳“按捶”养肺

练太极拳“按捶”养肺

大姐早年做过餐饮,长期遭油烟熏,肺部和气管都落下了毛病。  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每次天气一变化,就容易咳嗽,也够折腾人。尽管,每次去医院开点药,都能止咳,但医生告诉她,要除根还得靠日常的保养,养肺不是

2025-05-20 11:40:02
节后清肠:减食+导引

节后清肠:减食+导引

不管您想不想吃,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家人团聚,亲朋满座,您还是吃得不亦说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肯定少不了,“腻”是节日期间最深刻的感觉。春节长假之后,怎么让胃肠清爽一下,是很多

2025-05-20 11:30:02
安睡胜补药

安睡胜补药

你是不是又因为各种工作、生活、学习压力睡不着了,神经衰弱、早醒、难以入睡等等时刻伴着你,让你苦不堪言!不怕,这时可以试试用传统中药帮您解决问题。验方一 炒酸枣仁20克(捣碎),甘草6克,浮小麦100克

2025-05-20 11:20:01
十乐养生法

十乐养生法

清代高桐轩曾写过一篇养生文章,名为《十乐》,“十乐”是何?十乐之一:耕耘耕耘虽然使人劳累,但又能使人身心健康。伏案一天,把锄半天,既可以享受田家之乐,又可以强壮人的体魄。在耕耘

2025-05-20 11:10:01
谈临床妙用少火生气法

谈临床妙用少火生气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药物之中气味纯阳者,易化壮火令正气虚衰,而药物气味温和者

2025-05-20 11:00:01
头孢和藿香正气水能同服吗

头孢和藿香正气水能同服吗

天气慢慢转热,很多家庭开始准备采购藿香正气药品,但近日朋友圈的“温馨提示”不断流传,称家庭常用的头孢胶囊与藿香正气水同时服用会中毒,更可能引致生命危险,引发很多人担心。起因:藿

2025-05-20 10:50:01
应用中草药驱蚊应用

应用中草药驱蚊应用

炎炎暑日,即使防护得再好,也难免被蚊虫这些小东西叮咬一下,被咬过的部位真是奇痒难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蚊虫叮咬是各种疾病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为了防止被蚊虫叮咬,备用好的驱蚊产品是必须的。现在对付蚊

2025-05-20 1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