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衰拖延透析危害大!

今天再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一位56岁的女性患者患有高血压合并肾衰竭。她来就诊时已经接受过西医治疗建议,医生指出需要开始透析。但患者听说透析需要终身进行且费用高昂,因此希望尝试中药调理。
这位患者高血压病史已有20多年,在没有明显不适症状的情况下长期自行用药。她曾听邻居说降压药会产生依赖性并对肝肾造成损害,因此采取了间断服药的方式——血压高时吃药控制,血压正常时就停药。
实际上这类患者并不少见。很多患者在面对慢性疾病时容易产生疑虑,在早期阶段纠结于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问题。这种对医学常识的误解往往会导致病情延误发展。
当疾病进展到肾衰竭晚期(尿毒症期)时,单纯依靠中药调理已难以有效控制病情。虽然中药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优势,但在终末期肾病等严重病症面前并非万能手段。
这位患者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规范化的透析治疗反而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我们想通过这个病例提醒大家: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危险的是在早期阶段对药物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当疾病出现难以控制的并发症时,请务必重视专业医疗建议而非盲目相信非科学说法。特别要强调的是:降糖降压药物本身不存在依赖性问题,在规范使用下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请将这条信息转发给身边有类似困扰的朋友家人吧!
- 二尖瓣反流狭窄需治疗吗?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33220.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高血压肾衰拖延透析危害大!
56岁女性高血压20年未规律服药,因担心药物副作用听信非专业建议延误治疗,导致肾衰需透析。降压降糖药无依赖性。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2025-11-19 08:13:27

-
二尖瓣反流狭窄需治疗吗?
二尖瓣反流是左心室收缩时血液逆流至左心房,轻度无症状无需治疗,中重度需手术;二尖瓣狭窄是瓣膜无法完全打开阻碍血流,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两者均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治疗。
2025-11-19 08:13:27

-
防脑梗这样做!健康科普必看
预防脑梗需注意饮食:控制盐分(<6g)、油脂(<25g)摄入;多摄入蔬果及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鱼类各≤100g/2个/200g);适量主食搭配杂粮;戒烟限酒;坚持有氧运动;同时严格管理血压、血糖、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
2025-11-19 08:13:24

-
猝死前一小时致命信号!自救黄金期别错过
猝死前一小时可能出现浑身发冷、冒冷汗、嘴唇指甲发紫、心绞痛或牙床阵痛等症状。若出现剧烈胸痛伴眩晕、呼吸困难等,需立即拨打120并保持平静。及时识别预警信号可争取黄金自救期,避免病情恶化。(99字)
2025-11-19 06:30:01

-
阿司匹林与他丁类正确服用方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晨起饭前或晚餐后3小时服用;他汀类药分长短效,短效需晚间服用,长效无严格时间限制。服药期间忌酒,注意大便颜色变化并定期复查肝功、肌酸激酶、血糖血脂四项。
2025-11-19 06:30:01

-
补肺丸助50岁以上父母缓解哮喘
父母50岁后抵抗力下降,换季受凉易引发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中医建议通过益气止咳平喘调理,如使用OTC中成药补肺丸(源自600多年名方补肺汤),可补肺益气、缓解哮喘发作,并适用于慢阻肺、老慢支及咳痰喘等肺部疾病人群。
2025-11-19 06:30:01

-
阿司匹林用药风险与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梗心梗风险,但可能增加出血危险(如脑出血)。用药期间需监测过敏反应、消化道损伤(如胃溃疡)、黑便(需区分食物因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并控制高血压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2025-11-19 06:30:01

-
别让节俭害了老人健康
关注父母及婆家老人健康需合理饮食:控制肉类摄入量,多吃蔬菜鱼肉;定时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春节后及时处理剩菜避免浪费,保障老人饮食安全与健康。
2025-11-19 06:30:01

-
降压药不会使血管变薄变脆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沙坦类、普利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如扩张血管、减少阻力、减慢心率等,并不会导致血管变薄变脆或硬化。相反,它们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长期高血压才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原因,需规范用药控制血压。
2025-11-18 14:00:02

-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有何不同?
复方丹参片与滴丸成分不同:滴丸含丹参素、三七总皂苷及冰片,片剂含丹参酮、三七粉及冰片。滴丸起效更快(3分钟融化、3-8分钟缓解心绞痛),且冰片用量少对胃肠道刺激小,更适合急性心脑血管症状患者舌下含服。
2025-11-18 1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