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家常“动口”读书疗法
养生专家表示,常“动口”对于养生保健很有益处。下面就一起来学学“动口”养生法吧!
长吁短叹医生发现,胸闷或疼痛常常与紧张、气行不畅有关,几声叹息就能松弛肌肉,起到止痛效果。另外,叹息使体内横膈膜上升,促进肺部气体交换,能增加肺活量,有益于血液循环。
咬牙切齿每天将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住,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时也互不离开。每次做数十遍一紧一松的咬牙切齿动作。该法可加速脑血管血液循环,有利大脑血氧供应。
细嚼慢咽老人吃东西多咀嚼,有利于消化液分泌,有助食物消化。细嚼慢咽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脑功能活跃,提高判断力,同时锻炼牙齿。
吟诗唱歌吟诵诗歌,可促使体内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分泌,有助消除精神上的烦恼和压力,对缓解失眠、忧郁有帮助。唱歌还能提高肺部组织活力,增大肺活量和增加心脏血液循环。
【“读书疗法”值得身体力行】
不仅可以治病,起到一剂药物的作用,且对修身养性、病后康复等不无益处。因此,在以养生保健为时尚的今天,更应该广泛宣传大力倡导应用,使其为全民健康服务。
对于“读书疗法”,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切身的体会,他曾撰文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他品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清代戏曲大家李渔也说,“予生无他癖,惟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他读书读出了延年益寿之道;而今人陕西的百岁老者李本善说的更为直观实在,“读书使人聪明,胸怀坦荡……若不读书,人就会愚昧无知,精神空虚,神不守舍,很不利于健康”;就连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中也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这样的记载,而读书则是聚精会神的最佳境界。
近年,国外对“读书疗法”也十分重视,如德国的医院专门为病人开设了图书阅览室,鼓励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配合读书,以促进身体康复,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意大利一些医院的门诊医生,还特意将病人依据病情需要应读些什么书籍开列在处方里,赫然与那些灵丹妙药为伍,而病人也习以为常,并严格按照处方要求找来那些书籍来读,普遍反映良好。
家住河南洛阳的宋仁杰老人,今年90岁,是一位农民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曾被载入《世界名人书画大辞典》等书籍,并被中国军事博物馆、台湾乐群文物馆、广东中山纪念馆和多国友人收藏。
宋仁杰写书法时站立如柱,悬肘运笔,挥洒自如。如果不是亲眼得见,笔者真难以相信那是出自一位九旬老人之手。宋老艺术生命老而不衰,秘诀何在呢?
“世事沧桑人亦老,只今惟与笔相亲。”这是宋仁杰在88岁时书怀的诗句,“与笔相亲”,既表达了自己作为书法家的幸福和纯粹,更揭示了他走向成功的秘密。
出生于1925年的宋仁杰,从6岁就开始用毛笔,可初衷并不是要从事书法,而是功课。宋老说:“从识字开始一直到80年代,我一直没停过毛笔。我的老师是清朝名士高佑,曾受业于洛阳明达(今孟津)岁贡生杨伯峰”。对授业老师的恩情,宋仁杰终生难忘,在自己的文稿中多有提及。
宋仁杰尤擅楷书,他认为楷书有其独立的审美标准、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具有端严之风、正大之象、庙堂之气。一件楷书的上乘之作,可以摄人眼球,撼人心魄。
别人健身通常是去做操、跳舞、打拳,而宋仁杰的健身秘诀是在练书法中强健筋骨,练字健身两不误。
宋仁杰这样总结自己的生活,吃吃睡睡练书法。早上5点左右起床,他第一件事就是提笔练字,一口气写两三个小时,浑身气血通畅。如果哪天因有事耽误了练字,他还要挤出时间补回来,书法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宋仁杰说写字跟练气功一样,具有健身功效,尤其是大字的榜书,提笔蘸墨后,先吸口气至丹田,用尽全身的力气挥笔书就,全身的筋骨血脉都调动起来,经常会通身发热出汗。
宋仁杰不光一个人练,还经常骑上电动三轮车,从龙门的家出发赶到丽景门的河洛古斋,和一帮老友们腻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兴致来了就挥毫泼墨,尽兴挥洒。
他和几个老友常像小孩子一样斗气:“今天你写了几张字?”“四张。”“我写了五张。”“不行,咱得比试比试,看谁写得又多又好。”说着几个人开始闷着劲儿进行书法比赛。眼看天黑了,他们写得满头大汗还不肯停笔。
宋仁杰虽出身农家,没有退休工资养老,但他不拿自己的作品当养命钱。谁看中他的作品,有钱掏钱,没钱就白送。洛阳师范学院一大学生曾驻足于宋仁杰的作品前不肯离去,一问才知他家境贫寒,上学的学费都是勉强凑够的,宋仁杰当即把作品送给他,鼓励他好好学习。
宋仁杰很知足,他常说:“我本布衣,不求富贵,不讲穿戴,不喜肥腻,只需一碗糊涂面,一副好身体,有笔墨纸砚伺候,就是最快乐的人生。”
【达人之“达”理】不求富贵,不讲穿戴,不喜肥腻,只需一碗糊涂面,一副好身体,有笔墨纸砚伺候,就是最快乐的人生。这就是宋仁杰老人对于人生最朴实深刻的体会。老年朋友们如果像宋老一样有颗知足常乐的心,有份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并身体力行去坚持和完善自己,晚年生活一定会快乐常伴。
- 乡医救了御医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168.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养生专家常“动口”读书疗法
养生专家表示,常“动口”对于养生保健很有益处。下面就一起来学学“动口”养生法吧!长吁短叹医生发现,胸闷或疼痛常常与紧张、气行不畅有关,几声叹息就能松弛肌
2025-05-06 11:00:01
-
乡医救了御医
御医盛寅,是江苏吴江县人。少年时拜名医为师学医。明永乐年间,奉命调居京城。后来侍奉仁宗、宣宗两代皇帝,因他忠诚勤恳,医术高超,皇帝很赏识他,平时对他就像亲戚一样,并特别赐给他侍从人员,以表示对他的宠爱
2025-05-06 10:50:33
-
服用膏方知多少
“膏方主要起保健、扶正及袪邪作用。慢性疾病患者、体质虚弱者、中老年人尤为适用膏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近日在“2015全国第七次中医膏方交流大会暨第六
2025-05-06 10:50:32
-
拉伸五官调节五脏 提升功能促进健康
五官和五脏是相关联的,五官是五脏的外在表象,五官的根在五脏。因此,通过拉伸五官,对它们进行刺激,可以调节五脏,提升功能,促进健康。 揪揪耳朵养肾脏 适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肾脏,起到固精养肾的功效。具
2025-05-06 10:50:02
-
春养顺天时
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为四时之首,既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时令,也同样可以看作是养生的开始,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起居的调养,加强锻炼等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025-05-06 10:40:02
-
秋季“秋燥”症状适当多吃点蜂蜜
秋季,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易流鼻血、疲乏无力、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专家表示,应对秋燥,不妨适当多吃点蜂蜜。蜂蜜最简单的吃法是冲水喝:取蜂蜜2勺,加温开水一杯,拌匀就能饮用
2025-05-06 10:30:01
-
学习中医 应用中医 如何养生
@选择中医董洪涛 我努力宣传中医,一方面让病人懂得如何快速康复,另一方面也把养生保健知识与读者分享。我不想再撰写晋升职称的学术论文,只愿意努力创作微博与博客文章,用简单的文字讲清楚什么是中医,如何学
2025-05-06 10:20:02
-
12种食物吃错部位要你命
1、番茄 毒物:生物碱 有毒部位:茎和叶 番茄很受热捧,但确实有毒。虽然果肉本身不含毒素,但其茎和叶却饱含一种叫做配糖生物碱的化学物质。在野生番茄里这种物质的含量更高,但人工种植的番茄还是多少有
2025-04-30 16:30:01
-
谈“辐”色变:生活中如何防辐射
如何防辐射?在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像我们每天不能远离的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炉等,家里不断增加的家用电器都是辐射的来源。继而,有些人会很担心,生活在充满辐射的环境里,辐射对身体的危害难以想象。将
2025-04-30 16:20:01
-
急性胆囊炎的家庭应急措施 不要乱用止痛药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种,仅次于阑尾炎,占第2位。通常女性患者要比男性患者多,尤其是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如
2025-04-30 1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