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生命 达健康长寿
养生一词, 简单而言即保养生命以达健康长寿之意。在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明清发展到巅峰。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养生文化,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有着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理论为底蕴,更显得博大精深。
一、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
不知什么时候,养生作为一种保健手段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殷商之前,中华民族缺乏文字记载。
早在三皇五帝之前的时代,传说中的“阴康氏”部落的先民发明了一种“摔筋骨、动支节”的养生方法。据考证:“阴康氏”应是生活于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之后,神农、黄帝之前的母系氏族部落,距今约5000年。《吕氏春秋·古乐篇》有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这就和南宋朱熹编撰的《通鉴纲目》、罗泌编撰的《路史》等所记载的:“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是谓大舞。”是相吻合的。“大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导引。
二、有文字记载开始
中国养生的文字记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 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时节气相应;并有了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周礼》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貍虫。”等。
气功养生见于文字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或起源于《黄帝内经》,里面明确应该怎样衣、食、住、行。《上古天真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顺应自然,这其实就是养生,现在的人们行路匆匆,实际上偏离身体自然地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才能防病养生。“故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气功养生见于文字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另有可能是起源于《道德经》和《南华经》。成书年代在战国时期。
《道德经》里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也提出了“清静无为”的养生观。也有 “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等具体的气功指导养生的方法。《道德经》倡导气功养生的原则,在两千多年有关气功养生以来,一直具有总纲及指导意义。
在《南华经》里,黄帝本人曾向广成子求教养生方法,“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所,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宥》)意思是说长生之道,关键在于清静无为,无欲无求,这也是气功养生的首要条件。
和《道德经》相比,《南华经》有描述具体而形象的养生方法。《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坐忘”的概念见于《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从以上也确实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气功养生源远流长,在以后数千年中,流传演变为儒、道、佛、医、武等各家流派,都对气功养生的理论与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家各派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对后世气功修炼及中医指导临床有深远的意义。(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倪青根)
- 自行泡制的药酒 泡制过程有讲究
- 文章链接 : http://www.congkang.com/detail/ck219665.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大家都在看
-
保养生命 达健康长寿
养生一词, 简单而言即保养生命以达健康长寿之意。在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明清发展到巅峰。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养生文化,中国的
2025-05-17 12:00:02
-
自行泡制的药酒 泡制过程有讲究
许多 人也开始饮用自行泡制的 药酒,但是药酒不是泡越 久越好,泡制过程中还有 很多讲究。误区一:泡得越久越 好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 区。很多人认为酒是“陈年 的香”,从前一年就开
2025-05-17 11:50:01
-
方兴未艾的中医亚健康学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欲病防病、既病防变、病瘥防复四个方面。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与“未病”中的&
2025-05-17 11:40:02
-
裴正学的养生之道
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医名师裴正学教授是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今年78岁的他虽已是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不仅仍坚持亲上门诊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还一直带教学生,培养
2025-05-17 11:30:02
-
立秋节气 民间自有养生妙义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在岁月的轮回中,“立秋”这个节气终在今年公立8月8日姗姗而来。站在秋季的门口,如何“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rdq
2025-05-17 11:20:02
-
膏方非贵就好 订制最佳
10月11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大厅比平日多了几分热闹,抱小孩的妇女,老人,青年人等纷纷排好队,等待医生为他们开出“一人一方”的养生膏方,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中医
2025-05-17 11:10:01
-
中焦痞滞宣上焦
叶案:某大凡暑与热,乃地中之气,吸受致病,亦必伤人气分。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以清之攻之不效。杏仁 通草 象贝 栝蒌皮 白
2025-05-17 11:00:02
-
喝凉茶 清心火利小便带走体内湿热
最近,正值广东人所说的“龙舟水”积存时期,基本上连续两个星期都在下雨。一旦停雨又变得十分闷热。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对应,也就
2025-05-17 10:50:02
-
中医专家教您一套捏手捏脚操
如今高压的生活状况,久坐少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有些人甚至用“忙、没时间”等借口不进行身体锻炼,结果导致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下面,中医专家教您一套捏手
2025-05-17 10:40:02
-
寒露前后话保养 秋季加湿
在秋天的节气中,寒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节气,虽说江南地区还会出现“小阳春&r
2025-05-17 1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