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个子矮孩子就矮?后天努力也能突破遗传限制!
虽然孩子的身高大部分由遗传决定,但后天因素也起很大作用。只要保证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和多做户外活动,孩子有很大几率突破先天不足。妈妈们不用太担心,长期坚持,孩子长高不是问题。
2025-09-11 04:00:01
-
新冠新变种XBB1.16来袭!儿童感染后眼角膜发炎需警惕
新冠又来了,XBB 1.16(大脚星)传播效率更高,中疾控已监测到几例。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眼角膜发炎、红肿、流眼泪和疼痛。请务必戴好口罩,避免扎堆,勤洗手,保护家人安全,尤其是小孩。后续进展将第一时间告知。
2025-09-11 04:00:01
-
为什么你家宝贝一上学就生病?当父母都该知道的常备药
孩子上学易生病,常备药要记牢。发烧超38.5℃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咳嗽有痰服盐酸氨溴索;鼻炎鼻塞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腹泻多喝水补液盐,吃蒙脱石散;湿疹淹脖子尿布疹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注意观察,必要时就医。
2025-09-11 04:00:01
-
宝宝新冠痒了该不该吃药?怎么吃?
宝宝新冠痒了,主要症状是发烧,可能反复发烧两到三天,体温在38-40度。3个月以下宝宝发烧可多喂水物理降温;2个月以上宝宝体温超38.5度建议吃对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见效快副作用小。不要盲目用药,可到医院就诊。
2025-09-11 04:00:01
-
孩子3岁前必做的10件事,父母一定要知道!
从宝宝出生两周开始就要帮宝宝补充维生素AD,DHA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4个月开始锻炼宝宝的扎窝能力,5-8个月养成刷牙习惯。半岁前尽可能母乳喂养,6个月后添加辅食,9个月可以睡整觉,10个月戒除奶睡。一岁学会自己吃奶和戒掉吃手、奶瓶,两岁开始做预测训练。
2025-09-11 03:59:01
-
孩子受伤后一定要忌口吗?吃酱油会留疤?真相来了!
孩子受伤后,家长常担心“发物”影响伤口愈合。其实,保持营养均衡更重要。伤口清洁、防感染是关键,可使用透明质酸凝胶淡化疤痕。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自愈。吃酱油不会使伤口变深,肤色和体质才是疤痕颜色的决定因素。科学护理,促进伤口快速恢复。
2025-09-11 03:59:01
-
小孩高烧40度会把脑子烧坏吗?脑膜炎发烧和普通发烧的区别
脑膜炎的发烧与普通发烧不同,孩子可能出现嗜睡、休克、痴呆等精神症状。高烧40度易引起惊厥,需排除脑内感染。若孩子反复高烧,精神状态差,应重视。39度以上可用药退烧,注意饮食清淡,观察几天。
2025-09-11 03:59:01
-
什么是蚕豆病?宝宝得了能治好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学名为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当宝宝体内G6PD缺乏时,红细胞易受损导致溶血。常见于南方地区,男宝宝发病率高于女宝宝。接触蚕豆、苦瓜、薄荷等可诱发急性溶血。虽不能治愈,但避免诱因可正常生活。
2025-09-11 03:59:01
-
1岁以内孩子不宜多吃这4种水果,家长要注意!
从1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多吃荔枝、菠萝、芒果和冬枣。荔枝空腹过量可能导致低血糖,菠萝可能刺激口腔黏膜,芒果易引起过敏,冬枣有卡喉风险。推荐苹果、香蕉、柑橘等水果,但睡前水果非必需,应先保证主食肉蛋奶的摄入。
2025-09-11 03:59:01
-
孩子摔伤擦伤不要直接用酒精,正确处理方法是这样的!
孩子摔伤或擦伤时,不要立即用酒精消毒,这会刺激伤口并加剧疼痛。应先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再用碘伏消毒。之后用干净纱布覆盖,松紧适中。若伤口大或深且流血不止,需立即按压止血并送医。
2025-09-11 03:01:04
-
孩子3岁前大脑发育关键期,这4点家长一定要注意!
3岁前是孩子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培养思维能力、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语言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引导观察、分类归纳、耐心等待孩子完成活动、提升动手能力和多交流,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和认知能力提升。
2025-09-11 03:01:04
-
儿科医生不推荐新生儿用的5件东西,枕头、感温勺、手套等
儿科医生不推荐新生儿使用枕头、感温勺、手套、学步车和肚脐贴。一岁内宝宝不宜用有高度的枕头;感温勺无实际用途,硅胶勺更安全;手套影响手部发育;学步车不利于腿部发育且有翻车风险;肚脐贴不透气,可能引起发炎。
2025-09-11 03:01:04
-
孩子咳嗽怎么办?家长可以这样处理!
孩子咳嗽时,家长不要立刻用药。多喝水、增加室内湿度(40%-50%)、调整睡姿(肩部以上垫高半卧)和喝蜂蜜(一岁以上孩子每天2-3小勺)可缓解症状。如咳嗽剧烈影响饮食和睡眠,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或做雾化吸入。
2025-09-11 03:01:04
-
甲流特效药阿司匹林怎么用?四个常见问题解答!
阿司匹林颗粒和胶囊在功效上无区别,成人可用任意剂型,儿童宜选颗粒。奥司他韦需按疗程服用5天,避免症状反复。该药副作用较小,主要为空腹服用可能引起呕吐,建议饭后服用。越早用药效果越好,感染流感治疗一般两次,预防接触流感病人一天一次。
2025-09-11 03:01:04
-
舒尔特方格训练孩子专注力?小心这些危害!
苏尔特方格训练虽能提升反应能力,但长期大量使用易导致孩子焦虑和压力,影响专注力。其设计初衷并非训练专注力,过度使用可能使孩子形成机械思维,处于疲劳状态。建议偶尔作为娱乐消遣,不宜大量重复训练。
2025-09-11 03:00:33
-
想要孩子长得高?这3件事不要做!
想要孩子长得高,注意这3件事不要做:1. 吃得太饱,可能导致肥胖和代谢问题;2. 睡眠不足,影响生长激素分泌;3. 运动太少,减少生长激素的产生。家长应带孩子多锻炼、晒太阳,促进健康成长。
2025-09-11 03:00:33
-
养育男孩千般难万般累,6个关键点帮你教育儿子成才!
养育男孩确实不易,需多与爸爸相处培养阳刚之气,让孩子多做家务增强责任感,培养竞争意识和运动能力,允许犯错以锻炼情商和责任感,避免溺爱导致懒惰,喜欢的东西要靠努力获得。这六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教育儿子。
2025-09-11 03:00:02
-
孩子发烧不能捂汗,捂汗退烧是误区!
孩子发烧不能捂汗。发热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捂汗不仅不能帮助退烧,反而可能加快体温升高,影响散热,甚至导致缺氧休克或神经系统损伤。正确做法是让身体自然散热,避免捂盖过厚。
2025-09-11 02:59:33
-
新手父母必知:宝宝从出生到两岁的10大注意事项
宝宝从出生开始需补充DHA和维生素A、D;一个月后清洁口腔;4个月锻炼抓握能力;半岁前母乳喂养;6个月添加辅食;6-9个月可睡整觉;10个月戒奶睡;一岁学会自己吃饭并戒吃手和奶嘴;两岁开始鱼车训练。
2025-09-11 02:59:02
-
央视点名禁用8种儿童药,这些药一口也别给孩子吃!
从8种被央视点名禁用的儿童药:强力枇杷露、左氧氟沙星、牛黄解毒片、复方甘草片、小儿氨酚黄那颗粒、三黄连祛湿液、尼米舒利和氨苄青片,分别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禁用。成年人也不应将其作为首选药。
2025-09-11 02:01:04
-
中国父母最操心,孩子成长这7个“褪去”别迟到!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的操心无处不在。但育儿需有度,适时“褪去”是智慧。3岁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5岁独立休息,6岁培养隐私意识,8岁尊重私人空间,10岁体验做饭辛苦,13岁尊重选择,结婚后退居二线。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会独立与幸福。
2025-09-11 02:00:34
-
CT检查真的会增加患癌风险吗?专家解读来了!
关于CT检查与患癌风险的报道引发关注,但需注意其研究对象为22岁以下青少年,且主要关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CT检查次数增加,患血液和淋巴性恶性肿瘤风险上升。但只要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对人体影响不大。普通X光和局部CT平扫的辐射剂量远低于致癌水平,偶尔一次检查无需担心。儿科医生应审慎使用CT并优化剂量。
2025-09-11 01:59:01
-
日本核污水排海5年:700亿日元公关背后的真相与危害
日本核污水排海已超5年,排放量超千吨。700亿日元公关洗白,不顾子孙安危。放射性物质扩散至太平洋,威胁海洋生态与人类健康。10年后,男性可能面临未知变化。日本政府应反思,而非挑起民族对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025-09-11 01:00:02
-
秋冬宝宝湿疹高发?这样做才能有效缓解!
秋冬季是宝宝湿疹高发期,很多宝妈误以为保持皮肤干燥可缓解,实则可能加重症状。宝宝皮肤娇嫩,易干燥粗糙,损伤皮肤屏障,诱发湿疹。应减少洗澡频率,避免过度清洁,并使用锁水保湿产品如大白罐药剂聚成配方,帮助修复和舒缓宝宝皮肤敏感。
2025-09-11 01:00:02
-
孩子身高增长规律: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变化与注意事项
从一周岁以内的孩子营养合理的话第一年就能长25公分左右,出生后的第二年孩子身高长10-15公分。两岁后生长速度放慢,每年增长约5-7公分。青春期男孩女孩每年长高8-9公分以上,男孩可达10公分。若每年增长不足7公分需注意。
2025-09-11 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