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检查到颈动脉斑块,为何意味着全身血管可能都有问题
视频指出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说明全身血管可能都不好。原因有:血管硬化长斑块是衰老一部分,慢性炎症会加速;全身血管结构类似,易同时长斑块;各部位血管遭受危险因素相同。还提醒要重视,早期小斑块可逆转,鼓励转发视频并在评论区分享情况。
2025-08-06 21:59:01
-
痛风患者的饮食建议
文章指出限制高嘌呤食物是老观念,饮食控制降尿酸作用有限且严格低嘌呤饮食难实现、好处不大。建议痛风患者尽量限制酒精和含糖饮料摄入,保证果蔬摄入,适量吃肉(不超200克/天),多喝水,咖啡因人而异。
2025-08-06 21:00:01
-
科学保护血管的方法
讲述血管健康对生命的重要性,以60多岁多血管狭窄病人为例引出话题,介绍科学保护血管的方法,包括戒烟、合理饮食、运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还建议转发视频或留言讨论。
2025-08-06 20:59:01
-
病人求生欲对康复至关重要
讲述一位格林巴利综合症病人分享求生欲的三段经历,医生原本认为医药器械是病人存活关键,经此病例意识到病人求生欲对疾病痊愈康复起至关重要作用,建议转发给受疾病困扰者。
2025-08-06 20:00:02
-
关爱心脏,健康生活
介绍心脏一生跳动次数、供血量等情况,阐述高血压、血管狭窄、心肌梗死时心脏的应对方式,提及室性逸搏,强调心脏拼命工作,呼吁少抽烟、熬夜、生闷气,关爱心脏。
2025-08-06 19:59:02
-
2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减重实现缓解
2型糖尿病确诊不一定要一辈子吃药,早期积极减重可实现停药。direct研究显示,早期减重约50%病人第一年可缓解,第二年近40%。2型糖尿病核心机制是胰岛素抵抗,早期减重可恢复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实现缓解。虽无法治愈,但做好体重管理有机会长期缓解。
2025-08-06 19:00:02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癌风险并非降低
有人认为免疫系统过于活跃患癌风险会降低,但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免疫系统过于活跃,而是失衡。大数据显示,其患者患癌风险和正常人无太大差异,甚至某些疾病患癌风险增加,原因包括免疫紊乱、引发慢性炎症、治疗用药抑制免疫及有共同致病因素。
2025-08-06 18:59:02
-
3招改善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会使肚子变大、昏昏欲睡,还让血糖血压血脂升高,不处理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等疾病及死亡风险。改善方法有三:一是给胰岛素减负,包括控制饮食量、调整进食顺序、运动;二是降低身体炎症,如减重、调整饮食;三是补充营养元素,如维生素D、镁等,补充前先咨询医生,严重时需医疗干预。
2025-08-06 18:00:01
-
身体在危机时刻的自我保护及对健康生活的启示
讲述创伤性大出血病人濒死反应,如血压下降减缓出血、有限血流供关键器官;还提及孕妇凝血指标升高、心脏不同部位代偿跳动。强调细胞在危机时拼命守护,劝人勿熬夜抽烟喝酒、勿轻言放弃。
2025-08-06 17:59:01
-
过度运动可致命,4招避免运动性免疫崩溃
长时间超身体极限过度运动或致命,跑完马拉松运动员免疫力会断崖式下跌。要把高强度运动对免疫的损害降到最低,可采取四点建议:保证足够碳水和多酚摄入、隔离病原体、接种流感疫苗、避免喝酒熬夜。别让热爱变成伤害,应科学运动。
2025-08-06 17:00:02
-
好病人与好科学
好病人是听医嘱、定时检查吃药,绝望时仍相信科学;好科学要有能力、态度和温情,把原理讲清楚,让绝望者相信科学,还提到要做科普
2025-08-06 16:59:01
-
通过饮食降低慢性炎症反应,保护大脑减少痴呆风险
研究表明炎症指数高的食物与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发病风险增加 80% 相关。精致碳水、含糖饮料、油炸食物、加工肉等会增加慢性炎症,从多方面伤害大脑。建议少吃此类食物,多吃果蔬、全谷物、鱼、坚果,用橄榄油,以降低炎症反应保护健康。
2025-08-06 16:00:01
-
重病老人治疗结局引发的三点收获
作者朋友父亲因胆石症诱发重症胰腺炎、多器官衰竭,虽用了最好的药仍无力回天,孩子十分孝顺。此病例让作者有三点收获:与信任的医生共同决策;亲人重病不放手,未来才问心无愧;无力回天时,带老人回家是好选择。
2025-08-06 15:59:01
-
乳糖不耐受人群喝牛奶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喝牛奶拉肚子、排气可能是乳糖不耐受。自然代谢杂志研究称,乳糖不耐受者继续喝牛奶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乳糖需乳糖酶分解才能被吸收,多数人断奶后乳糖酶减少,喝超200毫升奶易不耐受。但喝完奶不适也可能是牛奶过敏,建议就医诊治。
2025-08-06 14:00:01
-
用理论和数据讲清楚二次感染
针对二次感染病情会更严重等传言,从四方面说明:3 - 6个月内二次感染风险低;人体免疫细胞有记忆功能;真实数据显示二次感染死亡和重症风险低于首次;‘阳康’后接种疫苗可防重症和二次感染。
2025-08-06 13:59:01
-
人一辈子要找个可托付的人
医生讲述82岁有基础病的老爷子术后出现谵妄,因无家属陪伴治疗困难,感慨人要趁有能力时找个可信任、托付的人,生病时亲人陪伴很重要,能让害怕的心有处可依。
2025-08-06 13:00:01
-
新书获新年文金奖,介绍文金奖特点
汇报新书获新年文金奖,在国家图书馆颁奖。介绍文金奖三个特点:普及性,选社科、人文普及类作品;公益性,由国家图书馆办公益颁奖;先读者选,再专家从20多万册新书中选10本。感谢读者认可,希望多产科普内容。
2025-08-06 12:59:01
-
医学的价值:不可治愈时的关怀
医生讲述大学男孩患严重动脉瘤,父母倾尽全力救治8个月的故事。孩子去世时父母未哭,称孩子在救他们。医生反思医学价值,认为不可治愈时应关怀病人、争取时间,让将死之人安全走,活着的人坚定活,能看到细微善行可成好医生。
2025-08-06 12:00:01
-
长期大量吃红肉致癌,应健康食用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机构将红肉列为2A级致癌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文章也提及。红肉致癌原因包括加重幽门螺旋杆菌对胃损害、血红素铁变自由基攻击消化道粘膜、加工产生亚硝胺、引发炎症增加乳腺癌风险。建议每周吃红肉不超250克,以蔬菜谷物为主菜、红肉为配菜,多补充豆类等优质蛋白,选瘦肉并减少不健康烹饪方式。
2025-08-06 11:59:02
-
延缓皮肤衰老,关键在于防晒
影响皮肤健康因素众多,如烟酒、疾病、内分泌等,但晒对皮肤损害最大,紫外线会致基因突变、加速老化。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美容医院专家也重视防晒,延缓皮肤衰老关键是防晒,建议转发给身边爱美女性。
2025-08-06 11:00:03
-
从四个步骤缓解他汀引起的肌肉疼
吃他汀出现肌肉疼,不能擅自停药或忍痛吃。应对肌痛有四步:一是判断肌肉疼是否与他汀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剂量观察;二是监测肌酸激酶指标,按频率检测反映肌肉损害程度;三是考虑补充辅酶Q10;四是疼得厉害可找医生评估减量或换药。还给出运动、疼痛应对等建议,强调用药遵医嘱。
2025-08-06 10:59:02
-
关注口腔健康,降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
口腔健康与认知、大脑健康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确诊后难逆转,重在预防。柳叶刀提出14种做法可降风险。还应强调牙周健康与老年痴呆相关性,牙周炎细菌可多种途径致大脑炎症。虽研究是相关性,做好口腔卫生或能降风险,建议转发提醒关注,维持口腔健康方法可看之前课程。
2025-08-06 10:00:02
-
医学的终极目的是安慰与关怀
讲述一大学男孩因动脉瘤爆发出血,脑功能大部分丧失,虽治愈无望但父母坚持治疗。孩子坚持8个月离世,父母也在这期间得到心灵安慰,强调医学终极目的是安慰、关怀,让人走时少些恐惧
2025-08-06 09:59:01
-
2023拜年:致敬免疫细胞,祝愿新年更健康
讲述人体感染新冠后免疫细胞战斗过程,潜伏期后免疫细胞总攻,B细胞产抗体、吞噬细胞巡逻、T细胞打击感染细胞,战斗惨烈,免疫细胞牺牲保护人体。鼓励人们在觉得2022苦时想想免疫细胞,祝愿2023更健康,呼吁转发视频
2025-08-06 09:00:01
-
关于女性激素替代的讨论
探讨解决女性更迭期烦躁、脾气暴躁问题的激素替代措施,回应补充激素会胖及致乳腺癌风险疑问,指出用天然雌激素结合孕激素提高安全性,开始可能胖但非持续,强调激素替代可防骨质疏松,抓住绝经后十年内或小于60岁窗口期,还提出围绝经期可查激素水平决定是否补充。
2025-08-06 08:59:01